中等生:我拒绝过中等人生
前阵高考,朋友圈做中介的,做微商的,做快递的……莫名兴奋不已,通通发出“嘚瑟体”的段子:考生们,今年一定要努力。考好了,上个好大学,4年之后来跟我们干快递!有前途!考不好的,10号就可以过来上班了,4年以后你就是你同学的经理!
虽然看着很想抽他们,但确实反映了某种社会现实:很多人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却混得不如当年那个考试要看偷看你卷子,照抄都抄错的同桌。
最容易遭遇这种情况的,就是当年的“中等生”们。
中等生地位之尴尬,就好像一个家庭里排名中间的孩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种境况往往始于老师的注意力有限:既然你不是学霸要重点保护,也不是“学渣”要重点防范,所以老师没有多余的心力去关注你,就像一个安分的萝卜,好好的占着自己的坑,保持着班里的队形。
这种往好里说叫“不让老师操心”,往坏里说叫“没办法引起老师的注意”的特质,很容易渐渐与你本人融为一体,你做好该做的事,上好该上的学,但仅此而已。所以你长大后,就会变成一个“差不多”先生/女士,做着差不多的工作,过着差不多的日子。但内心总涌动着某种不甘心——就像没有烧尽的煤,却不知如何点燃余力。这种无力感会像海底的水藻一般缠绕着你,让你懒得去挣脱,让你不得不继续“差不多”下去。
这就是中等人生,不仅仅是指生活条件上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更重要的是那种“上天给我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发挥到顶点”的感觉。
你会百思不得其解:假如读书无用,可很多学霸的确成为了人生赢家!如果读书有用,我为何就不如当年满试卷红色叉叉的二狗子铁蛋儿混得好?我明明比他们聪明,比他们努力,就连名字也比他们好听!哼!
因为你没有意识到:在庞大的”中等生“人群基数里面,不管付出了10%还是80%的努力,你都只会是“差不多”先生/女士;只有当你付出99%、100%的努力时,你才能突破自己,逆袭成为“很满意”先生/女士。
不过中等人生,那你就只能足够努力。但你可知道什么叫足够努力?
1
足够努力地提高你的思维高度
你有没有想过上学是为了什么?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是终点吗?不,是起点。当你想不明白这件事的时候,你就会为了考试而考试,当你学习遇到困难,首先会抱怨高考制度,国家政策;好像你是金子,只是被高考制度这堆破稻草掩埋了似的。
如果你明白了学习考试也跟工作一样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而已,你就会借着自己遇到的困难,顺势发展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你会在学习时不仅仅停留在“会背”上面,你会思考:我学的这个东西,还有什么用?我学的这个知识,跟那个知识,有什么关系?你会发展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让你能更快速搜索脑海里的知识而考得高分,还会让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体现出优秀的能力。
我有个同学,在大家都沉浸于考上重点本科展望美好未来的时候,他却开始思考:为什么我的专业设置会是这样?为什么我学的知识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是不是该考虑其他的出路?……后来,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到了国外留学,现在在一个随手一拍都是电脑桌面的地方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2
足够努力地培养你的毅力
TED有个演讲,里面呈现了一个研究结果:不论如何变化场景和任务,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与一个因素紧密联系,这个因素就是毅力。毅力就像成功市场里面的流通货币,不管你是谁,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目标明确,智力正常,愿意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日复一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遇到困难就调整方法但决不放弃的话,极少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是个中等生,不管老师如何忽略你,你都坚持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别人怎么嘲笑你你都保留自己的目标;不管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去找办法解决;无论花多少时间都要解出那道题,……那你的成绩不可能不进步,同时成绩对你日后的成功来讲,已经无足轻重了。
3
足够努力地锻炼你的执行力
100个学生制定了“进步60名“的学期目标,50个人为此做了计划,20个人按着计划去执行了一段时间,5个人在无数次脱落和调整后任然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直到学期结束……
那95个人就是想法和现实的差距。你的想法如何变成目标?目标如何分解?你的年目标、学期目标、周目标是不是一致?分解后的目标如何去量化?你如何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
如果你把学习当成项目去做了,虽然你只是个学生,但有了这样的执行力,你已经超过很多成年人了。
有个学霸孩子找我做咨询,她刚转到新学校,对环境不适应,导致成绩下滑。她说:我会背的文章,现在都背不了了。我告诉她一些方法,并让她找时间去做。她说:老师,我现在就去。10分钟后,她告诉我:老师,我做到了!因此,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她又在新学校成为了学霸。
而有一些孩子,哪怕你给了好他方法,他迟迟不去实践,那也等于零。所以,很多孩子进步后说“谢谢老师”的时候,我都发自内心会说一句:是你自己的能力。
4
足够努力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实际上,上面三个能力足以让你从“中等生”逆袭成尖子生了。但出于对人生质量的更高要求,我们再讲讲这个——专注力。很多年龄小一点孩子的父母来咨询,说为什么我的孩子做什么事都不专注?我问一句:看电视的时候呢?家长频频点头:那时倒是挺专注的。那么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孩子既然能专注于一件事,那说明没有器质性的问题;坏消息是:你的孩子,能享受的东西太少。
对于一个正常孩子来说,专注 = 享受。他不能专注学习,是因为他不能享受学习。我知道你们会说:学习怎么可能享受?但一个4、5岁的孩子,他怎么知道学习是辛苦的呢?画画是学习,唱歌是学习,玩玩具是学习……
哪怕是有压力的孩子,就不能享受学习吗?你有没有体验过:某个晚上在教室里状态很好地自习;解出一道你以为本来做不出的题目;考了一个比平时高很多的分数;辛苦奋斗了一个学期拿到了自己满意的成绩……这些体验,就是享受;这些享受,就来源于专注后的回味。
当你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你并没有太多选择。可你却可以选择:做哪些事情能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到学习状态?怎样才能克服在不喜欢的课堂上容易走神的毛病?怎样让自己进入到放松而又专注高效的状态?……
5
足够努力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同样是属于加分项。拥有上面几个能力,你长大后已经可以踏踏实实积累自己的经验和财富,并过上自己想要的小日子了,如果你还有创新能力,那不得不说,除了有料,你还会活得很有趣。正所谓:美丽的躯壳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往大里说,你会创造出造福人类的东西,改变整个人类的历史——像今天的支付宝、微信;往小里说,你可以捡几片树叶就做成一幅画,捡几根树枝就做成一架飞机,你会把故事书里的故事讲出10个版本……至少会造福你的家人和你的家庭;你还会做出令你老板惊艳的ppt——就像你上学时,做出像一本手绘稿一样的笔记;又或者是你提出了别人都拍案叫绝的一个方案——就像你上学时用了别人都没想到方法,解出了那道超难的数学题。
中等生,可以不是“可有可无”的代名词,不是“老师总忘记我叫什么名字”的尴尬身份。而是一个比学霸进步空间大,比后进生进步基础好的一群人;是最容易靠自己改变命运的一群人;是你想要努力,就可以从此时此刻开始做到的一群人。
(本号会定期更新关于“中等生突破”的落地技巧,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