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本土文化厝边的风景-散心旅行·在路上

厦门魁星山

2017-09-30  本文已影响45人  光鸽1982

    没事走走公园,很多人在笑我此举是老人家所为。好吧~!不过厦门的一些公园里还是有些是有着深藏不露的文史内涵噢~!比如说中山公园。

       好像全国各地好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座“中山公园”,跟全国各地好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个“西湖”有几许相似。视乎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流行产物。但是厦门的中山公园有点不一样。

魁星山

       厦门中山公园在厦门市中心,始建于民国16年(1927年),历经6年基本建成,面积约16万平方米,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得名。是厦门最早的一座真正意义的公园。好多厦门本地人都有属于自己一段的童年“中山公园”的记忆。引发我兴趣的是西南部的一座岩石山丘——魁星山。

      其实,早前中山公园的这石头山丘叫崎山。山下有河,叫柳树河。河中礁石与山石相衬,形如 “魁星踢斗”。于是崎山也叫“魁星山”,柳树河改为“魁星河”。康熙初年福建兴泉永道署官衙就选址在魁星山下,魁星河畔。应照“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吉利风水地。魁星山便被纳入道署后花园,当年“道台爷”们的休憩之地,留有许多当时的题咏摩崖石刻。

三巡鹭江

     “三巡鹭江”这幅题刻很显眼,但是很容易看成“贰巡鹭江”。其实我也是看错的,是翻了资料才知晓。“三巡鹭江”下署观察使者楚北曾宪德识,时间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原来这位曾宪德曾经三次来到厦门,任兴泉永道,按当时的惯例,道台要巡视鹭江及金厦海域。因此“三巡鹭江”,蕴涵了他三任兴泉永道道台,特别是在他任内的同治三年(1864年),他做了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841年英军攻陷厦门,霸占道署,后来还要拆毁道署,改建领事馆。同治二年(1863年),清政府收回道署旧址,第二年,曾宪德主持复建道署并建“还珠堂”以纪念这段历史。

山林逸趣

    同治10年,道台潘骏章见这里岩奇木古,风景幽然,心情极好,提书“山林逸趣”。并将魁星山加于建设栽花种草添石。绪年间巡道周莲题写“万壑云根”笔力劲道雄健。周莲是贵州贵阳人,光绪21年-24年,任兴泉永道(期间代理过省按察使)。山的西面岩石上有“鸿云”、“碧峭”、“静观”等多幅石刻,或楷书、或行书、或隶书、或篆书,可谓书法小藏库。“石瘦松肥云痴鹤老”,表达一种幽闲清雅的意境。可见,当时的官僚在公务之余也很懂得享受逸趣。

魁星山半山腰

     魁星山不高,仅海边30多米。但是登上山顶,眼界豁然开朗,山顶上矗立着一个亭子,亭子的两边各有一个小小的观景台至今仍可远眺万石山的景色,而西边的观景台只能望到一片水泥丛林。据说,原来魁星山下西面的不远之外就是大海,后来建成了厦禾路,海岸线便一直前移,现在根本是无海可看,真是沧桑巨变。

     很多人知道厦门中山公园,但是不见得知道里面还有座魁星山。可能她隐于绿树丛林之中,让人易觉察。我第一次知道魁星山,是在书上翻到的。好奇探幽,古香古色有韵味,山不大题刻好多,又找出好多文献记载的故事。发现又是一个不简单的角落。日常不经意的路过中山公园,其实有必要哪次往西南偶的小道台级走去,魁星山一直在那边等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