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5日美嫺阅读复盘日志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

2024-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美嫺

父母管教孩子,却无法管好自己的情绪。

教育学家尹建莉说过:“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孩子有错,父母有情绪是人之常情。

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崩溃发狂、咄咄逼人,硬把孩子逼到绝境便超出了正确管教的边界。

父母以为这是教育,实则是发泄。

气孩子不听话、不安分,没办法疏导自己内心的愤懑,便任由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无法控制情绪的父母,本质是“精神巨婴”。

只考虑到自己的立场,全然不理解孩子的心情。

直接用激进暴力的方式,逼孩子就范,恰恰是弱者的表现。

去年,网上热传一段“虐童事件”视频。

两个男人围着小女孩拳打脚踢,甚至拿出绳子麻袋套住捆绑小女孩。

绑好了,旁边的妈妈帮忙掀开车帘让他们把女孩丢车上。

爆料的网友称,一开始以为是光天化日下的绑架行为。

经民警调查后才发现,这是父母管教孩子的现场。

孩子不听话,父母管教不了,气不过就采取了这种极端的错误方式。

试想一下,被父母“绑架”教训,这种情景得多令人感到害怕?

这并不是单一事件。

广东罗定,一位妈妈多次叫5岁的孩子回家吃饭。孩子贪玩,怎么说都不听。

结果妈妈生气到把儿子拖进电梯里,暴打了整整一分钟。

下手之狠,让人侧目,孩子身上满是淤青。

邻居说,这位妈妈平时文文静静、细声细语的,没想到发起火来,真把儿子当仇人。

也许这几位父母平时看上去和颜悦色、态度谦和,可情绪一旦失控,就成了面目狰狞的恶魔,疯狂地伤害孩子。

英国作家尼尔在《夏山学校》中说:

“打孩子,只是父母逞一时之快,逃避父母本该寻求有效教育方式的责任而已。”

知乎有个提问:父母总是情绪失控,对孩子哪些影响?

“小时候父母争吵画面仍记得,导致现如今的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心智不成熟时期甚至想过以自杀结束。

过于敏感多疑,习惯性猜测人的内心,且把自己的性格习惯向对方希望的方面贴近,十分害怕被讨厌及忽视,易产生孤独感,经常压抑自己,甚至扭曲。”

这段回答,接连多个触目惊心的字眼,引来了上千人的认同。

儿童心理学家说过:

“父母其中一方的情绪失控,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严重的阴影,这样的阴影将伴随孩子成年,甚至终身,成为TA们大部分情感伤痛的来源。”

失去理智的言语,无法控制的情绪,会让孩子误认为父母变成这样,都是自己的错。

伴随着这种愧疚感成长,TA很难释怀,即便想好好爱别人,也容易采用同样极端错误的方式。

《镜子》有句台词: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父母的坏情绪,成了孩子童年时的记忆,深深印刻在孩子的生命里。

即便TA想要挣脱改变,那种原生家庭带来的无助感,常常会提醒自己的软弱和不堪。

童年不幸的人,注定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前半生是父母种下的恶果,后半生是孩子用余生来买单。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不想让自己失控的情绪伤及孩子,爸爸妈妈们可以试一试以下3种方法:

1、情绪失控前,离开回避。

在家里,和孩子朝夕相对,难免也有摩擦。

特别是一个人忙家务、做饭、哄完大宝哄小宝,总有精神快崩溃的时候。

每一次快要发火时,妈妈们可以想想这样的提醒:

“要生气了,不如先离开孩子,换个环境冷静一下,及时调整好再面对孩子。”

靠这句话,我们可以成功避免了不少和孩子的直面冲突。

2、伤害孩子,要勇于道歉。

有人说,孩子的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道歉。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犯错在所难免。

高级的父母,懂得在口不择言后,蹲下来跟孩子道歉。

电影《叶问4》中,叶问在意识到自己不小心伤害儿子后,当机立断拨打了一通远洋电话,向儿子道歉。

正是这通电话,化解了父子间的隔阂,重修亲子关系。

3、找一个彼此都冷静的时机,尊重地解决问题。

令父母最为崩溃的是,孩子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出现。

与其在孩子问题爆发后生气、惩罚,不如趁问题还没发生前,选一个适合的机会和孩子一起沟通要如何改变类似问题。

平等的沟通姿态,远胜高高在上的疾言厉色。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说过:

“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越认真,教育的效果也会越好。”

不要用大声来激怒彼此。

尝试在心平气和时沟通,孩子才有进步改变的可能。

《少年派》的林妙妙,羡慕同学江天昊有一对情绪稳定的父母。

的确如此。

当江爸江妈得知儿子和老师起冲突,罢课不去上学,没有第一时间就指责孩子,而是耐下性子聆听孩子的想法,从而一点点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这对父母能够稳住情绪,并非TA们没有烦心的事,活得比别人滋润。

事实上,他们经历了破产,过着负债的日子。

可他们从来不让自己的坏情绪,破坏自己、破坏和孩子的关系。

不管遇到什么,都能从容面对,不急不躁。

正因如此,他们养出性格随和、心态豁达的江天昊。

养育孩子,实属不易。

为人父母这条路,有无数个挑战和困难。

但无论如何,总不能让坏情绪成为教育的死敌,亲子关系的拦路虎。

以情理教育,远比大发雷霆、情绪失控好。

真正的教育,是在孩子犯错时,能控制心里的火,放下身段,耐心听孩子的感受和解释,温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期待。

育儿,则育心。

如果做不到百分百完美的父母,起码也做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尊重、理解、陪伴孩子一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指导规划师导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