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家美文推荐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野生动物(小城故事7)

2018-01-29  本文已影响23人  老鱼的小院

       在历史长河中,强大的一方成为领域的主导者。居住于美丽的加拿大北部小镇,我无法考究千百万年前小镇地域的历史,更无法考究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类与动物间谁是主导,然而,现今的小镇,无疑是人类在主导,野生动物也就成了被主导者,其生命与生存权,全在于人类制定的法律条例,又或是自我约束。

       初到小镇,好奇心促使我以“脚步丈量城市“的姿态开始晨跑。刚走出宿舍,远远地见一动物跨过草地,往路边的灌木丛走去。当时以为是谁家溜出来的狗,没在意。跑近时,才看清是一只火狐狸,毛色很漂亮,它也回头看我。我心稍微颤抖了一下,脚步也慢了下来,等它离开,钻进灌木丛,才敢继续跑。

       一年后的秋天,当地认识的一位朋友带我到郊区森林中狩猎区查看。除了沿途欣赏风景,我还收获了她所述的狩猎趣闻和猎人的故事,其中一些被我写进短篇小说<<北极光下>>。

       秋季狩猎是小镇居民的传统之一。或许是因为冬天时间长,温度低,加上以前交通不便利,超市有限,因而,在入秋前狩猎所得将是全家的冬天蛋白质来源。随着交通便利,小镇超市增加,狩猎逐渐成为个人爱好或休闲运动,而食物则成为额外的收获。

       狩猎自然离不开猎枪和法规,因而,每位参与狩猎者必须有执照,也必须先学狩猎法则,违规者将会受到严厉惩罚。政府会明文规定哪片森林或领域可以狩猎,可以猎获哪种动物,每种动物可捕获的时间段,数量和性别,如何处理猎获的动物等等。有的地方还开设狩猎知识讲座和课程,教狩猎的同时,也教如何解剖动物,制作或储存食物等。

       2017年11月末,这位朋友开车带我跨省到北部小镇,一路上看风景,聊天,偶尔也下车吃午餐,接触当地村庄居民。10个小时的北郊闲游,我视之为一门珍贵的北部平原区人文课。

       晴朗的初冬驰骋于空旷的田野非常暇逸,然而,有一幕却让我心里难受。偶尔见一群乌鸦在路边啄食,不以为意,继续前行。当我们行使在一条平坦的路面,远远地又看到一大群乌鸦在围着一堆黑色的东西,我好奇地问,她微笑不语。当我们经过大乌鸦聚集处时,朋友放慢车速,乌鸦也惊散飞离,我看见一头小牛样的动物躺在路边,身体已经被吃得只剩皮毛,头部和骨架。朋友看了一眼,告诉我说是一头母马鹿,该是夜晚被车撞死的。

       “被车撞死的动物可以带回家吗?“我迷惑地问。

       “不可以。动物被撞死后要报告有关部门,而动物的尸体决定权也在他们。如果他们决定捐给食物银行,他们会运回去处理;如果他们决定不运回去,则留在车道外,由其它野生动物享用。“

       “这是合理的。“我赞同这种意外死亡动物的处理方法,只是依旧为这些意外死去的动物惋惜。

       “夜晚开车常会遇到野生动物,回程时,我们或许会遇到。“朋友出生成长于小镇,每年秋都会开小卡车去郊外狩猎,经验自然丰富。

       冬阳在下午4点后降落,无论在河谷或原野上观看,夕阳降落的姿态和色彩惊艳了视野,让我不能停止摄影的动机。

       当太阳完全下沉后,天黑得只剩星光。驶过一段下坡路,见一头白尾路在右边路旁雪地游走,朋友慢下速度:“通常见到一头白尾鹿,便会遇到另外几头,它们会一起行动,所以要小心,别撞上它们。”果然,几百米外,便又见几头白尾鹿在悠游过马路。

       在这雪夜荒野中行车,如果没有经验又或是视力不佳,很容易撞上野生动物,轻则双方无损,重则车毁人亡。约开了1个小时后,又见一头母驼鹿沿着右边的路沟慢慢行走,或许是在等待过马路的机会,又或许是到前面的森林与家庭汇合。朋友说驼鹿白天睡觉,黄昏后才醒来觅食,因而,捕获驼鹿的猎手也要在太阳下山后到森林里守候,狩猎。

       随后的日子,当地报纸刊登黑熊到街上闲游,又或学校通知麋鹿到访校园,但最终还是没与它们相遇于镇上。

         在南方渡假后,因原航班取消,登上飞机飞回小镇时已是2018年元旦。睡醒后,见暖流到访,气温急升,我欢天喜地地到外面散步。刚离家100米,见一路人举着手机向对街拍照,我好奇起来。朝那方向看去,见有五头白尾鹿正闲散地站在法院和警局之间的20米空地上,悠游地看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那神情像是见过大世面般,直眼盯着犯傻的人类。小镇最繁忙的街边出现白尾鹿一家子陪我过2018年元旦,自然是终身难忘。

       郊外常遇到多种野生动物,但市区内最常见的却是乌鸦。当地的乌鸦特别大,近看像个孵蛋的母鸡,羽毛松散,走路慢吞吞地,显得有些愚笨,声音也难听。但它们却不冬眠,蜗居在树的某处,零下20度也会见它们在高空衔食回巢,又或是脚踩雪地,低头觅食。小镇的风雪与寒冷让人心怯,而我好奇于寒冬并不能阻挡乌鸦的飞翔。在人们冷得连超市都不愿去的时刻,它们却凭着一身并不亮丽的羽毛,在酷寒的北方繁衍生息。

       经历了北方两个酷寒冬天,我把敬仰献给貌丑耐寒的大乌鸦(Raven),还有在人们猎枪和法律间的空隙生存繁衍的野生动物们。(选自我的<<小城故事7>>)

摄影:陈苏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