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营第5期第4次周会会议纪要
时间:12月21日(周五)早6:00-7:00
地点:YY36580696
主题:亲子记录如何开展
会议承办:亲子营VIP学龄1组
亲子营第5期第4次周会会议纪要主持人: 程姝
时间大臣:董小清
记录大臣:伍陈瑜
排麦大臣:卢雪
会议内容:
一、主持人开场
宣布会议主题、介绍会务组人员和会议流程。
时间大臣小清作自我介绍和演示时间提醒方式。
记录大臣伍陈瑜不方便上麦。
排麦大臣卢雪作自我介绍。
二、优秀学员分享
1、蒙蒙发言:
如何做好亲子记录?
善用模板
亲子营第5期第4次周会会议纪要多样化记录:好习惯积分表、爱的留言条、睡前悄悄话配合讯飞语记。
亲子营第5期第4次周会会议纪要2、依云发言: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时间管理践行者、环保主义支持者。何以解忧,唯有践行。教育是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践行中学做思维导图。每天早上在孩子房间听丫丫老师30讲,一边听一边做思维导图,让孩子看。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孩子也学会用画图来排程。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三、特邀嘉宾分享
郑英慧老师(正面管教讲师)发言:
有关记录分享三点:
一、为什么记录?
二、记录什么?
三、如何记录?
一、为什么记录:
1.丫丫老师说: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从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同化 顺化的过程
解释:认知量变 到质变。 儿童需要大量的旧经验积累,然后会在某一点发生质变,记录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孩子发展的轨迹(儿童每天的成长都是有迹可循,而不是没有章法的乱学习)。
2. 从儿童的大脑发展来说,孩子的大脑的发展是建立在旧经验的基础是,所以记录能够帮助孩子搭建记忆路线,帮助孩子构建心理表征(通过各种记录的方式:照片 图片 画画 文字等。),从而形成儿童螺旋式成长的轨迹。
2、 记录什么?
1、记录的两个阶段:
1)无意识 记录 【广泛,随性】如:用手机或相机拍照留作纪念,微信朋友圈秀等。大人无意识的记录。
2)有意识 记录【针对性 目的性】记录为反思 分析问题 反思为自己和孩子的螺旋成长做基础。
2、有意识的记录:
1) 目的性:觉察 反思 调整
大人和孩子一起,客观,分类记录生活自理能力、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做事规则、流程清单。
2)比如我们想调整孩子早睡早起。
我们需要记录一周孩子每天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睡觉前都做什么?起床后都会做什么?遇到什么苦难? 我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记录 的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呈现问题的所在。每天写作业磨蹭,于是导致睡觉时间拖后,写作业过程中都发生什么事件?每个课目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写作业过程中还玩了多长时间的乐高。。。记录要客观【记录的时候不评判,只是为了搜集数据。】
3)每个孩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记录,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我们从起床到出门一共用了这么多时间,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可以优化的空间,这样你还可以多睡一会儿,或者我们可以一起做些开心的事情。【孩子对于记录没有感念,那就从父母自己开始,记录孩子和自己的点滴开始,给孩子展示记录的好处】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父母需要先从自己的时间记录反思开始,给孩子一个记录时间然后反思的环境,让孩子看到原来记录有这么多好处,或者父母有意识的帮助孩子记录他的成长历程,定时反馈给他,此处指鼓励,不批判。】
3、 如何记录
1) 记录的工具:手机 相机 A4纸,微信 微博 简书 印象笔记等等 思维导图配手绘等等
2) 记录模板:我们的亲子营群内有各种优秀的模板,我们就可以直接在别人的基础上调整成为自己的使用。
3) 有意识的记录阶段初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记录,趣味化 多样化,有成就感,爱的留言板 睡前悄悄话。
孩子意识到记录的有趣性,他们也会加入进来,这时候可以为孩子优化一些简单的模板比如好习惯积分表,一周打卡记录等等,只需要打卡画√什么的,因为最初孩子觉得简单有趣,这样孩子才会从中获得乐趣而坚持下去。
《微习惯》书中说要微小到抬手可以得到这样的习惯才比较容易坚持下去,不要一开始就设置高难度系数,我们的大脑是首选简单的事情来完成的,过高的要求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有畏难情绪,因为情绪没有坚持就太可惜了。
最后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爱”,那么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榜样,成为孩子身边那群优秀的人,只有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才能变得优秀。父母是孩子身边最近的人,所以,父母的榜样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四、郑英惠老师答疑环节
五、刘鑫老师分享
六、主持人结语,会议结束
亲子营第5期第4次周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