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爱你,孩子》
“所以说,你就不懂别人了。跟我一样吧,多看点心理学的书。”
“你看那么多的书,为什么不去做主席呢?而且你的心理素质也不强。”
顿时孩子就无语了,将原本的关心的话语停留在了嘴边,没有说出来,呆呆地望着自己的母亲。
这个画面让我陷入了沉思。
光明正大的爱你究竟一个母亲是不是这样对孩子说话呢?
我觉得,这是在否定孩子,讽刺孩子在做无意义的事情,而不是鼓励他多读书,博学多识。
记得龙应台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但反观回到这个画面,这位母亲就是在打击孩子积极性的一个表现。
如果这个孩子真的听了母亲的话,那么他就会极度缺乏自信心,并且伴随各种一系列的自我怀疑,“为什么邀请妈妈看书?却会被泼了一桶冷水”,“我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还被骂了一顿…”,接着他可能就会心灰意冷,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越来越表现出孤僻与呆滞,因为他觉得这是在保护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保护自己远离责骂……
有言曰,父亲决定孩子飞得高,而母亲却决定孩子飞得远。
口头支票,不需要!!孩子需要的是真真正正的落实到日常行动之中,体现为一点一滴的关爱与关怀。“我爱你/我想你/孩子,你很棒!”有时候这些话很有用,但更多的时候这些像一个花瓶就是一个衬托的作用。
为什么不在日常的小事中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呢?
爱看书,那就邀请母亲一起看书,得到是积极的回应,“好啊,你可以和我分享好书真是太好了,不如我们约个时间怎么样?”,“嗯,好的,妈妈今晚吃完饭后可以吗?”,“好,一言为定。”
这些都是你说,我在听。你邀,我赴约。
这些才是真真正正的爱你的表现。
而不是从嘴巴里说出的那些脆弱,苍白,而又无力的“花瓶”语言,在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所以,孩子,我爱你,你真棒,
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