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音文学世界随笔散文

十六岁的夏天

2018-07-10  本文已影响180人  高宇启
十六岁的夏天

十六岁时,我正在淮阳一中读书。那个时候,整座县城只有这一所重点高中,所有的人都为能在这里读书而引以为荣。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一天,班主任领着一个女孩进了教室。她一出现,就聚焦了所有的关注,合体的蓝色衬衫加上一条闲适的牛仔裤,使她显得越发亭亭玉立。

她的座位被安排在我的前排,我总是能隐约的闻到她马尾辫上散发出的芬芳的气息。正是青春飞扬的年纪,经过了一段时日,彼此都熟络了。在课下,她经常跟我谈论一些化学方面的知识,说来惭愧,我的化学成绩不太好,她提出的有些问题我无法给予满意的解答,只好让她去求助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看着他们热烈讨论的画面,我的心中竟会滋生一丝妒忌和伤感,我的心也常常为这种愁绪所搅扰。现在想来,或许这就是所谓懵懂的爱吧。

后来得知,她的家就在我外婆家后面的那条巷子里,我经常借口去看外婆,以期与她邂逅。有一次,她看到我后显得很惊讶。

“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她腼腆的问道。

“我是来看我外婆的,她家就在那里。”我用手胡乱的点指着。

她心领神会的笑了,眼睛故意瞥向别处,洁白的牙齿轻轻的、羞涩的咬着下嘴唇。我怔怔的立在脚地上,那一刻,她好看的样子令我有些不知所措。

在外婆的家里,我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当然我会主动去她家,看看能为她做些什么。她的父亲常年在郑州工作,弟弟还小,所以那些粗笨的力气活,就被我自告奋勇的揽下了。

每次,母亲看到我从外婆家回来一身疲惫的样子,就会心疼的提醒我:“有些活,你不用干的,有你两个舅舅在呢!你现在,关键是把书念好,家里不指望着你干活。”可是,一有空,我还是往外婆家跑。

我们越来越亲近了,有时她会在课堂上偷偷的给我递纸条,内容无非是一个精短的笑话或者一首汪国真的诗。她知道我喜欢舞文弄墨,就鼓励我向校刊《春芽》投稿。

“你一定会被选中的,我对你有信心。”她笑吟吟的说。

我的那首稚嫩的《最美的期待》的诗,终于如愿以偿的刊登在《春芽》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首诗是为她而写的。十多年过去了,光阴会淡忘许多的记忆,可是诗中有些句子迄今我依然记忆犹新。

“你白色的裙裾

舞成那个夏天醉人的风采

我清澈的爱

是少年懵懂的情怀

没有勇气对你表白

怕我的肩膀

负担不起你的未来……”

“你看,我的诗写得怎么样?”我故意问她。

“汪(国真)味十足”,她躲闪着我的目光,脸颊绯红,“可你,别骄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说完,她小雀一样的跑开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常常会在礼拜天的下午,一起去操场上看同学们打篮球,或者一起去县城北郊看龙湖,日子淡泊而美好。

时光走到了七月,终于迎来了我们心心念念的暑假,不用再背英语单词了,不用再去理会没完没了的考试了,最重要的是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在外婆家盘桓,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机会见到她了。可令我疑惑的是,去了外婆家三趟,居然一次也没有碰见她,我的心情有些沮丧。有一天,忍不住问了下外婆:

“素嫣(她的名字)这几天不在家 ,去郑州了吗?”

“是去郑州了,听说她爸爸挣了钱,在郑州开了间家具店,专卖办公桌椅的。”

“那——她还会回来吗?”

“会回来的,过两天就回来了。”

等待的滋味真是难捱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漫长,我仿佛能看见时间在我面前趿拉趿拉的磨蹭着。一个礼拜后,她终于出现了。

她看起来有些憔悴,脸色不太好。下午的太阳毒辣灼人,我们只好躲到她家院子外那棵高大的泡桐的树荫下。

“听说你爸在郑州那边开了间家具店,是真的吗?”

“嗯”,她淡淡的应了一声。我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她百无聊赖的用手拨弄着衣角,气氛变得尴尬起来。我正踌躇着如何开口,只听她幽幽的说:“暑假过后,我就要转学到郑州了,我们是好朋友,等我在那里一切安排停当后,我会给你写信的……”

我的心猛的蛰了一下,眼眶里瞬间溢满了热辣辣的痛,我强忍着泪水,苦笑着说:“好呀!反正你也知道咱们学校的地址……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我逃也似的离开了,当我迈过巷子的拐角时,看见她还木木的站在树下。

一连几天,我们都不愿意理睬对方,有时在村子里相遇,谁也不肯主动打招呼,最后两人只能赌气似的各自走开。我不明白,面对离别,我们为何不去珍惜最后一刻相聚的时光,而是无来由的选择互相疏离互相冷漠呢?

我很快就离开了外婆家,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所有我不愿面对的一切。有时 ,我竟心生恨意,恨不得抹去有关她的种种印记,可有时又巴望着有人捎来关于她的消息。

一天傍晚,妹妹递给我一个信封,说是素嫣让她转交给我的,我慌忙拆开后,发现信封里躺着一张字条和一张相片。字条上只有一句话:明天,我走了,你会来送我吗?照片的背面也只有一句话:素嫣,留存。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来到了她必经的村口,在她登上即将开启的列车时,我才从一直躲藏着的巷子里跑出来。我想,她一定是看到了我,因为我看见她隔着玻璃窗在向我挥别。

后来,我们通过几次信,记得在那一年的元旦,她还给我寄来了一张精美的明信片,读着她诚挚的祝福,看着她明信片上娟秀的字迹,想起过往的日子,我觉得一切仿佛是一场半明半昧的梦。

我们始终保持着矜持的距离,谁也没有把那最幽秘的心事坦露。她顺风顺水的读到了大学,我在高考失利后,去了陌生的南方,我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道墙,而这墙又是我无力跨越的,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了,等她有了心仪的男朋友后,我们就几乎断了联系。

这些年,为了工作和生存,我终日忙碌已无暇顾及太多,有关她的一切就像阳光下远山的雾岚,淡了,散了。

直到有一天,我整理书柜,无意间发现了夹在顾城诗集里的她的照片 ,刹那间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十六岁的那个夏天,所有已逝的时光在我的心头流连,往事并不如烟,十六岁那个夏天的一幕幕故事在我的眼前浮现,回望着时光深处那份无处安放的爱情,我不禁坠下一颗疼痛的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