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聚北京
辞旧迎新,三天与亲人相聚北京,短暂难忘。
一、见大孙子
四个月时间没见到已经两周岁的孙子,孙子的变化很大。之前的不会说话,现在能清晰爽快地叫爷爷奶奶,能连续说五个字,孙子稚嫩纯真的声音,把我们为人爷奶的心融得水样温润。而且孙子与久没见面的爷奶天生的亲,与奶奶一起投球,打坐,唱歌,跳舞,模仿力超强。竟然不理妈妈,让爷爷抱着去洗澡。与爷爷奶奶一起在爬行垫上盘腿,给爷爷捶背,拍手,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年轻时带自己的儿子时,只愿他快点长大,忽略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体验,盼忘的是结果。现在,陪孙子玩耍的时候,才知生命的意义和宝贵,体验到什么是天伦之乐,享受的是过程。
目送儿女,渐行渐远。侍弄孙辈,返老还童。
在儿子与儿媳教科书式的引导教育下,孙子自立能力和规矩很好。在吃饭时,自己拉餐椅,坐在桌前,大人不吃,孙子不吃,就能眼巴巴地看着。先把好吃的送到我们口中,然后自己再吃。孙子能灵活用筷子,自己吃饭,完全不用大人喂食。孙子什么食物都品尝,不偏食。孙子会自己穿鞋,穿衣服时双臂非常配合,每天晚上能够睡前自己刷牙。好习惯是教养,更是成人的基础。
‘’三岁看老‘’,在游乐园里,孙子总是找高他一头,大他两三岁的大孩子玩,他的交际方法是,主动送给大孩子玩具,与大孩子称呼说话,笑着,蹦着,追着大孩子跑。孙子的心量好高大。
小小糖人鉴赏家另外,孙子的专注力超出同龄,有定力地盯着一件事情五分钟以上,继承了北大医学博士妈妈的基因素质。中国现在很缺乏的精神,我孙子具备,即他是不浮躁的,不喧嚣的,而是安定的,单一的。
二 与儿子夜话
儿子在北京学习,工作,生活六年了。我们临返回家的前夜,儿子单独主动到我们房间,与我们话别。谈他的职业设计,他对孩子入托入学的设想,对我逍遥自由的认识,对他爸爸的事业与身体的关注。
儿子身材变得魁梧健硕,口才变得流畅清晰,正值爬坡奋斗的年龄,能在财力,体力,智力上助力,父母岂能懈怠?!
儿子工作忙,叫车送我们到车站,晚上问候我们到家否,儿子懂事了。尤其儿子在他爸爸指点下,为爸爸颈椎痛行针,爸爸尤感欣慰。儿子三十周岁了,默默为他祝福:健康!愉悦!平安!进步!
小大夫为老大夫针灸你生育的人,是埋葬你的人,怎能不对他好?!
三 弟弟宴请
我只有一个弟弟,他是我和我原生家庭的骄傲,也是孩子们自律的榜样,敬畏的对象。因为弟弟不仅是个长跑运动员(每天万米20年,全马,半马都有名),而且是个诗人(每年读书过50本,每周诗词过1首)。
不恋过去不畏将来
弟弟一直唯美着,多情着,焦虑着,急切着,周全着。
一轩饺子馆里,有弟弟的好酒,有弟弟的东北特色菜,还有弟弟的亲友团,共同祈福长长久久!
四 看望姐姐
爱人的两个亲姐姐,都在6北京为各自的儿子带孩子,做饭,接送孙辈。这是中国人的常态,这是中国老人的常态,这是无奈的常态,这是迷失的常态。
大姐的儿子送我们一程又一程,直到我们上了公交。大姐的孙子,一年级,钢笔书法令我惊叹,《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全部学完,离不开每天晚上一小时他爸爸的辅导,每天早晨叫早的英语听力广播。
自律是成功的起步二姐家的儿子到地库取车,开夜车把我们送回家,暖意涌上心头。二姐的小孙女,骑马,游泳,唐诗,英语,手工,稳拿第一。小小豆包,用脚步丈量世界(美加,俄罗斯,日本,印尼,,,,都已去过),乖巧,胆大,讨人喜欢的小女娃。
巧手饺子一直以来,认为自己还年轻,看到姐姐家的孩子,孙辈,与他们畅谈,发现他们在成熟,也发现自己在枯萎。好一个后生可畏,好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
五 亲家合力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但父母的爱却是人间的大爱大美。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儿女,在儿女成家后,还是不辞辛苦,不畏腰腿痛,车拉人推,把豆包,粉条,猪鸡 ,海鲜,青菜,大葱等,所谓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塞满孩子家的冰箱,孩子们嫌土气,而且很不解。但是,父母还是屡教不改地成为食品的搬运工。是父母的错?是孩子的错? 是食品的错?多少的牵挂和温情,都在豆包里,青菜里。
豆包里有红豆儿子与他岳父是一天生日,而且是元旦。此时此刻,仪式感是必须的,不仅有美酒,蛋糕,长寿面,生日歌,并且有每年一次照相馆里的合家欢。
儿媳是博士,她深谙仪式感。儿媳是医生,她深知团圆美。顶着寒风,拖家带口步行到附近照相馆,一家假期不开门,一家天价贵。在大家觉得用手机拍照完事,要放弃的时候,儿媳不改初衷,网搜另一家。全家七口,重新开车,打的。结果,瞬间留下美好,团圆,向往。有目标,有办法,有韧劲,有团队,儿媳很棒!
合家欢飞驰的动车,快速地把我们聚集又拉开,而情思,就像铁轨一样,延续到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