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美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社群架构官婷姐

说起中国的服饰美,你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

是范爷的大礼服吗?还是现在特别流行的汉服呢。

其实中国的服装史和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中国的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要丰富多彩

服装也慢慢成为了身份的象征,所以慢慢开始不再具有传播性

试想,如果你被规定了只能穿什么颜色,只有哪些款式,你能对这个热情到哪里去

今天却被一个地道的中国美女给种草了,她就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

右一是林徽因

林徽因的学生时代服装,五四青年装,没有特别收腰,和大麻花辫相称,

文艺、清爽。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为什么这个时候中国女人特别美,是因为知识的力量,过去也有很杰出的女性

例如慈禧,但是她们毕竟是非常个案,也代表统治者。歌颂过的四大美人,她们也是因为和统治者有一些权利交互,所以被记载流传。

但民国时期,这部分女性不仅有国学的熏陶也接触了西方的文化和知识,她们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个时候的她们选择什么样的妆容和着装呢。

我发现她们并没有一边倒的追求西方的服饰。

她们深爱旗袍,勾勒出女性曲线,但这个时候,无论是头发,还是首饰,指甲和耳环,项链,温婉的妆容,让这个时候的女性气质高贵端庄、典雅。

这个时候的女性踩着高跟鞋,带着包包,也会买欧美的品牌,香奈儿那个时候已经能够在上海买到,

但她们的风姿却仍通过朴素的、热烈的不同款式的旗袍装点出来。

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穿高跟鞋,她细长的脖子、腰,和她孤傲的神态一样让大家无法轻易忽视的女性魅力

黑白照片无法反应的是,那个时候,彩色斑斓的旗袍,还有旗袍下,中国女性想更美更独立的决心。

那时候对美和对女性所能独有的服饰魅力,大家都不会拒绝,不拒绝花朵,不拒绝裙子,不拒绝高跟鞋,不拒绝盘发。

那时候的美人,巧目倩兮,大方得体,手套、包包,项链,就跟衣服一样精致得体

她们不会让自己在客人出现的时候有一丝的颓废和邋遢,这是那个时代女性对自我最大的满足和追求。

特别喜欢长短项链的上海滩名媛们,钟爱珍珠,是因为珍珠更能和珠圆玉润联系吗?不得而知

但总觉得一个女人的沉稳,总在首饰中发出声音

在高鼻子蓝眼睛的群体中,中国女人从不缺雍容和大方。难怪彭妈妈这么受大家的欢迎,她一定是代表最得体的中国女人的服装了。

那代女人,哪怕岁月老去,哪怕青春不在,也不会放弃穿皮鞋,带耳环,画眉毛的权利。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精致,是穷极一生的追求。

岁月依然可怕,代表更先进更时尚的国外服装文化,能够快速俘虏我们。却没办法征服她们。因为她们已经不需要时尚,她们自己就是时尚。

有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想穿得像个女人,像个中国女人而不是像任何其他人。精致,优美,稳重,含蓄,女人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