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往事(4)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玉兔_7fea

母亲由于长期操劳和郁闷,才60多岁的她就积劳成疾,在90年代后期得了不治之症,随之我们全家进入了至暗时期。

母亲生病的头一年,大哥表现的非常好,常常回家做饭,日夜陪着母亲,直到二哥二嫂把母亲接回他们家后,他才很少照顾母亲。而大嫂从母亲生病到去世的近3年时间里,我从未见过她伺候母亲,也没见过大侄子去看过奶奶,让人心寒。

最后母亲是在二哥家过世的。虽说从母亲生病到葬礼花费,大哥没有承担过一分钱,但二哥仍让大哥以长子的身份参加了母亲的葬礼。母亲跟大哥的这段母子情,总算有个完美结局,当时曾一度传为佳话。

母亲过世不久,父亲再婚。从此我们全家是聚少离多。但每到逢年过节,姐姐我俩依然还是拎着东西先去大哥家。而每次去都没见过大侄子,问起来大哥大嫂似乎也不愿多说,对我们明显跟从前不一样。

2010年的一天,姐姐突然告诉我说大侄子搞了个某品牌专卖店,等开业那一天让我们过去捧捧场,说是大哥跟她说的。

这时候我才知道大侄子的大致状况:他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上了个成人中专,毕业后有机会到乡镇工作,可他不愿到下乡去,县城又找不到工作,在大哥的资助下在郑州开了个某品牌家居用品专营店。

这时候网上购物业已兴起,实体店生意已经很难做了。大侄子搞的这个专营店可以说是生不逢时,最困难的时候连房租都付不起。多年来他唯一一次主动联系我,就是让我替他付房租,我当时给了他5000元。

专营店是啥时候关门的、最后到底是赔是赚我都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和店里的会计谈起了恋爱,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后来又听说,大哥为了给大侄子买婚房,将门面房给卖了。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大哥还有几间倒闭工厂的门面房,位置非常好,听说他用门面房开了几年饭店。

大侄子小两口都没有稳定工作,没有了门面房,大哥全家也就断了收入来源。而大嫂常年烧香拜佛,自从成家没往家里挣过一分钱,家里大事小事全靠大哥一人支应。无奈之下,已步入老年的大哥不得不出去打工。实在困难了,大哥也会向我们姊妹几个张口,我们都接济过他,尤其是二哥和姐姐付出得更多。

2016年父亲离世,丧礼由二哥操办,大哥依然是以长子身份参加的葬礼。

父亲离世后,我们这个家算是彻底散了。我们姊妹几个有心聚聚,又顾忌大哥一家,觉得喊不喊他们都不合适。所以,除了偶尔回老家给二老上坟时能聚聚外,平时我们很少团聚。

大哥回老家上坟的次数不多,但他每次回去,都是在这边上完坟,再去他生母那边一趟,我们姊妹几个谁都没说过啥,依然尊他为大哥。

后来,大哥拿上了退休金,过了几年舒心日子,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草草结束了他纠结的一生,令人唏嘘。

葬礼上,看到黑瘦的大侄子令人心疼,看见白胖的二侄子使人发愁,看见聪明懂事儿的侄孙让人欣慰。正是这个孙子,让大哥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使他一生中有了几年难得的愉快时光。

如今回想起来,大哥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是复杂的。从老家回来这么多年,大哥始终对父亲都比较冷漠,父亲对他也基本上是不管不问。但是,当父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的那段日子里,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大哥一家,大哥也对父亲精心照顾过一段时间。

对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我无法感同身受,也无从猜测。但是,大哥去世的消息大嫂不让通知老家父亲这边的人,而她却通知了大哥生母那边,让我不可理解。

再说了,老家爷爷奶奶的宅基地也留给了大哥,祖坟里也有他的位置,而大嫂却没让大哥葬到老家祖坟里,而是葬到了荒郊野外,成了孤魂野鬼,这更让人不可理解。

大哥的葬礼也是二哥张罗的。他处处听从大嫂的意见,让怎样就怎样。但嘴里却不住地说他将来一定回老家。

是呀,谁不想有个好归宿呢。我们老家的祖坟在清朝时期就有了,规模很大,每坐坟边都有一棵松树,辞世后能长眠这里,既幽静又不孤单,对亲人是最好的慰籍了。

祖上规矩,凡是本家,百年后都可以进祖坟。不象其他外姓人那样,人过世后只能埋在自家的田间地头上。

我想,大哥也一定是愿意叶落归根的,但最终还是落在了异乡。每每想起来心里就不好受。

大哥从老家回来时,名字和年龄都改了,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原来的名字,实际年龄也是最后才知道的,他终年74岁。

谢谢你大哥,是你让我从小感受到了来自兄长的关爱,这份情我会铭记在心的。

大哥,你安息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