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散文读书

封建官职简介

2023-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峰入云霄

封建官职简介

    肖滋峰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建立起中央集权统治,对地方实行郡县制。具体分中央官和地方官两大类。秦朝灭亡后,汉代基本沿袭秦朝官吏制度。再后来各朝有所演变,但是两千多年来封建官吏制度,大致以秦汉官制为基础而发展演变。

    今简介如下,古代中央地方官职,中央行政长官丞相<宰相>除皇上外丞相乃最高官职,有时也称相国,简称相。

    太尉是协助皇帝统帅三军的最高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职位次于丞相是皇帝秘书长,负责监察并协助丞相处理日常国务。

      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

    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是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九卿秦汉时期中央行政机关的长官。

<文官>分别是

<奉常><太常>掌管朝中礼仪。

<郎中令>掌管宫廷侍卫。

<卫尉>掌管宫廷近卫军。

<太仆>掌管皇帝车马。

<廷卫>掌管刑法最高法官。

<大行令>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宾来朝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事物。

<大农令>掌管租税赋役。

<少府>掌管宫廷总务。

    魏晋以后设尚书…分工主管各部行政。<九卿>专管一部分事物。<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职责分别为决策,审议,执行,三省的长官是宰相。

六部

吏部一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一掌管土地赋税财政

礼部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

兵部一掌管軍事

刑部一掌管刑法

工部一掌管各类工程及水利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员外郎。

      学士一魏晋时期掌管典礼,编撰诸事,唐以后指翰林院学士成为皇上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

    参政知事一唐宋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史,副史合称宰执。

    枢密史一管理军事要政的最高政务机构。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其权力与宰相相当。

      清代军机大臣常被尊为"枢密"。军机大臣清代设军机处用于辅佐皇帝政务,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任职,少则四人多则六七人。

    长史一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秘书长,西汉后成为将军属官。            地方官

    自明代地方设立巡抚<抚台﹥为一省行政长官

自清代设立总督,巡抚,提督官

总督一掌管一省或数省行政

巡抚一为一省长官

提督一是地方武官

  刺使一原为巡察官,秦汉时郡的行政长官。隋唐时州的行政长官。有时也称太守。

    节度史唐时设置在一些军事重镇,以便总揽数州军事总管。

    经略史一唐宋时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时又高于都督。

      知府即太守,宋时称知州,明清称知府。

县令一一县之行政长官称知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