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种打磨工艺,让分享钻石绽放出光芒
在《演讲的力量》一书中,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
改变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思想。如果你能在人们的内心唤起某种有力的思想,你就做了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给了他们一份珍贵的礼物。演讲就是走上舞台分享你的思想,将其作为礼物奉献给观众。
所以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次分享和演讲,都想象成是送给观众的一颗钻石的礼物。那要如何才能让这颗分享的钻石绽放出光芒,借助我上周一个名为《做好3个动作,升级你的PPT学习力》的8分钟分享,复盘我运用过的三种打磨工艺。
一、创造模型
在《关键演讲》一书中,作者Sophie说:
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只要提到人的需求,大家都会讲或者只讲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模型,这就是模型的力量。培训恒久远,模型永流传。
无论是授课、演讲、表达、写作,善于用模型包装你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人更容易理解你的内容精髓,加深记忆。
比如说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是不是脑海当中立刻就浮现出这个模型图:
说到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立刻想起《福格行为模型》中的这张图:
我也为这次分享设计了一个模型:偷学、研习、借力,三个动作的最后一个字加起来,就组成了学习力模型。
那我是如何构思出这个模型的呢?最初是我在社群分享了我的模仿作品,获得了群友夸赞我的“学习力高”。
我开始思考我的学习力的问题,刚好学习力是三个字,我就想尝试能不能把这三个字分离出来,变成三个动作。我的方法是用关键词“包含学的词组或成语”来搜索:
之后把一些可能可以组成词组的词写在思维导图中:
再一个个给它们配对,看看哪些能念的通顺。我最开始的模型是这样的:
之后一次搜索看到了一个词叫“偷师”,意思是偷偷学习别人的手艺功夫。我突然灵机一动,第一个动作是不是可以用偷学,对应的内容就是去模仿优秀作品。接着偷学这个动作,确定了方向,再构思后面两个动作就比较容易了。
确定好了模型的内容,那要用什么样的图解表现出这个模型呢?之前的图显然是适合了,这时候我就要从我的宝石库中寻找灵感了。我平常在看到一些好的模型的时候,就会顺手收藏起来,这样自己在设计模型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最终我借鉴了洋葱阅读的火箭图,设计出了右边的升级学习力的图解。
二、构建坡道
有了模型之后,我开始构思怎样开场才能吸引观众的兴趣,这个动作被称为“构建坡道”,樊登老师在《读懂一本书》中分享了三个常用的构建坡道的方法:
01 提出问题
比如在《即兴演讲》开篇时,樊登老师就问大家,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说话语无伦次且没有重点的人?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那么你要不要读一下《即兴演讲》?
02 颠覆常规
比如在讲《这书能让你戒烟》时,樊登老师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戒烟竟然不需要用毅力。相信你们对这个也会很好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为什么不用毅力就可以戒烟。
03 讲述故事
樊登老师在讲解《清单革命》之前,先讲了书中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清单”的重要性。有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个病患,他在舞会上被人捅了一刀。医生按照常规的做法做了处理,却没有解决问题。原来这位伤者参加的是化装舞会,捅他的凶器是长军刀,造成的伤口很深、伤害很大。按照一般刀伤处理,深度太浅,而伤者的身体内部已经受伤严重。医生的流程清单上没有询问伤害来源这一项,造成了疏忽,给他们很大的教训。接着再过渡到《清单革命》这本书,就很自然了。
在这次分享中,我使用的是第1种方法:提出问题。
我是这样开场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PPT,我想问问老师们是否有这2个困扰:
第1:想学PPT无从下手,网上资源很多,却看得眼花缭乱。
第2:花了时间看了很多教程,可还是做不好PPT,比如要把左边这样一大段的文字做成右边的图解,依然是不会做。
如果有这两个困扰的老师们,请在评论区输入数字编号。其实即便是像我这样讲了10年PPT课程的专家,我在做PPT的时候,也常常是没有灵感,就好比右边这张图解,它并不是我凭空构思出来的。大家想不想知道我是如何创造出右边的图解吗?那就赶紧进入我们今天的分享主题……
听到这里,作为每天都要用PPT做课件的老师们,一定很想知道方法究竟是什么,对吧?
通过这两个问题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内容的部分了。在讲解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一场分享变成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分享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在台上的表现是否无懈可击,而在于你是否与观众建立了连接。“连接”这个词,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互动。
三、 增加互动
成年人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暂,2015年,微软公司研究发现,人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平均只有八秒。想要在一场分享中持续吸引观众,可以增加一些互动,让观众参与进来,避免他们走神、失去兴趣。比如下面这三种:
01 使用道具
比尔·盖茨在2009年的一次TED演讲中,从瓶子里放出了几只蚊子,引起了在场观众的轰动,之后媒体纷纷报道,由此人们对蚊子造成的疟疾有了更多认识和讨论。
乔布斯在苹果电脑发布会上从文件袋里拿出笔记本电脑的动作,惊艳了全世界。
02 视频图片
如果一直是静态的画面,分享者一个人的讲述,时间长了观众就会觉得视觉疲劳,这时候可以尝试加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观众感到新奇。
在《演讲的力量》一书中,克里斯·安德森把在演讲中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称为“奇幻之旅:展示一组画作或一系列神奇瞬间的演讲”。
03 抛出问题
保持观众注意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问,事先准备几个跟主题有关的问题。我这次分享的时间只有8分钟,而且是一次线上的分享,所以我采用了这个方式。
比如在讲到下面这一页的时候,我说到“有了设计的想法,那还得做出来啊。可是要在PowerPoint分割双层圆是很困难的,想要做图表,你第一时间会想要用什么工具?Word、PowerPoint、Excel。让大家在评论区输入你的答案。”
这就是我在这次分享中运用的三种打磨工艺:创造模型、构建坡道、增加互动。
想要让我们的每一场分享都绽放出光芒,需要不停打磨。钻石之所以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不仅仅是它本身就有的,更是后期打磨工艺共同作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