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放下对慢的偏见,解放自己半生的追赶
或许是自己是三姐妹中的幺妹的缘故,从小我就喜欢竞争,我做事儿比姐姐快,说话比姐姐快。通常情况下,多子女家庭中的最小的子女都会本能的赶超年长的兄弟姐妹,也会本能的表现出色吸引忽视自己的父母的关注。或许这是生命的本能。
也因这个快,多得到了父母若干的宠爱。上学以后,因为思维敏捷表达快,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赞扬,工作后,因为行动快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机会。这些因快获益,也反过来强化了我的快,在我心里有一个无形的信念,我要快一步,再早一点。这个信念在潜意识里支配着我的行为。
刚上学的时候,我必须很早就到学校。那时候姐姐在镇里读书,她还没出门,我就着急走。有时候到校还没有开门,在北方的冬天早晨的寒风里,等着开门的同学到来。如果家里早饭晚了一点,我就急得在屋里蹦,父母和姐姐都不理解,看着我的样子又可气又好笑。
上学十几年不曾迟到,工作几十年,容忍不了迟到,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班的任课老师,更不用说学生了。我心里把遵守时间当最起码的要求,迟到在我心里是很严重的事儿。所以我每天早晨上榜都会像要去打仗一样,也会因为着急找不到钥匙就会乱蹦,我老公和女儿赶紧帮我找钥匙的戏码经常上演。
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也有体现,如果我坐公交车,看着公交车马上进站,我就会飞奔着追过去,生怕错过这班车,有时候跑的气喘吁吁,但是赶上了心里还是特别爽。赶上外出开会,也会在会议结束掐着时间赶到车站赶上最早的一班车。
每一次慌张张赶车的状态,都想去奔赴一个使命。到那将好赶上那趟车,跑着进站一晃就开车了是常有的事儿。我一边喘息一边感觉特别爽。速度是个神奇的东西,会让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使人感到超越的快感,同时也因为调动了肾上腺激素等应急激素参与,调动了机体内本来属于未来的能量参与当下的活动才让你感受到速度的激情。
在昨天从石家庄回来是用最快的速度赶上了石家庄到天津的高铁,并在10分钟在天津西倒车成功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沧州。我都能感受到肾上腺激素咔咔分解调动机体内ATP的声音。回到家以后我一边回味这风驰电掣的快感,一边感受过度兴奋后的疲劳,我9点多就睡觉了。
作为一个生物老师,我深深的懂得那个速度带来的快感,也知道是激素参与调动了未来的能量参与了当下的活动。
我问自己,我着急回家干吗?如果晚一班车会死吗?回答:没事儿,不会!而且我在路上等车也在听语音课,在列车上也在写文章。其实如果我的心从容下来,晚回来一小时,晚回来一小时并无差别。那我为啥要追赶,因为我潜意识里,鄙视慢,仿佛慢=蠢,笨,快=聪慧。我跟我的内在做了个小沟通,放下偏见。
今天早晨,我破例没有早起,走路去公交车站,快到站点时,我要坐的232路刷的一下从我眼前闪过奔向站点。如果是以前,我本能地抬腿就跑,要追上它,身体里会有个声音“不能被它落下”,仿佛被落下是很严重的事情。今天我一改常态,我没有改变速度,“我今天不做气喘吁吁的人,晚一趟车也没啥大不了”,我对自己说。我从容地走到站点,我没有焦急的张望下一趟车啥时候来。我坐下来打开手机,看了两篇短文,车来了。我到单位时并不晚。
其实你是不是张望,车就在那里,都按几分钟一趟发车。心安时便不再追赶,我对自己说。在后半生中,我学会从容地走,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