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都枯燥,引导才是解药
互联网时代正在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的组织生态和学习生态,更多地倡导平等、共享和共创。在这种大趋势下,企业内部的培训需要让大家全身心的投入。
那如何才能够让参与者做到全身心投入呢?
答案是多学习和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比如:引导式培训技术。
因为引导技术为培训师提供了一套易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运用其中的工具方法可以促进学员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达成共识,全身心投入。并在促动的过程中彼此相互陪伴,连接智慧,促发生命的原动力。

正如大咖所说,在培训模式上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意味着培训师要有促进学员将知识与实际工作融合的能力,“知行合一”意味着培训师要能够促使学员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
而引导技术就是促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培训师的必备技能。
正因如此,在当前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时代,面临新生代员工崛起和新老员工并存的现状,作为培训工作者,我们需要:
1 传播引导技术
在工作中多传播引导技术,让大家有机会学习连接群体智慧、促进共识的引导技术。比如今年1月份人资部培训团队为客服部经理级以上员工举办的“以客为先”工作坊,就是很好的一次引发学员自我觉察,实现认知升级,鼓励学员突破自我,助力价值认同的项目。企业文化培训外,还可以把引导技术应用于更多的方向,如:培训需求调研、工作问题解决、内部课程开发等。

2 聚合众人智慧
引导过程中,引导师并不提供答案,而是通过引导的一些方法促进参与者连接内在智慧而产生,所以引导师的角色很像是“接生婆”,而“接生婆”就需要通过设计一系列精心的问题,让学员智慧聚合将“孩子”顺利降临。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师还要更多地结合学习过的心理学,教练技术,引导技术,把互联网时代的沟通与分享精神融入每一次的讨论、聚焦、碰撞、共识之中。
以客户服务部“以客为先”工作坊为例,客服部在秉承“成为客户最值得依赖的客服中心”的理念基础上,2019年底经部门高层多轮讨论,诞生了新的部门愿景:做客户的贴心朋友,建员工的幸福家园,为企业创造价值,做值得信赖的客服中心。部门高层希望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达成如下目的:集中宣导、深入了解、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凝心聚力、强化合作。
在操作这个工作坊的过程中,培训师运用了引导技术中的一个工具“沉默书写”,带领参与人员分别从客户、公司和员工的角度,每人用5-10个关键词写出你心目中的“客户为先”是怎样的?
这个工具很好地引发了学员的深度思考,实现大家对“客户为先”认知上的升级,现场产生了近300个词条。

3 陪伴温暖学员
而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人是被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各种复杂任务团团包围的。引导技术用最直接的方式还原了学习者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下所面对的复杂、动态的挑战,以及自然而然产生的各种情绪。基于真实情绪化场景的共同经历,能够让学习者获得更加直接、真实的强烈反思与觉察,在帮助学员完成新的知识体系建构时,能让引导产生的结果得到更多的应用,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引导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真诚的对话,有趣的形式在改善培训质量的同时,温暖身边的每一位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