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心得

“无手机课堂”:严管下的各方反应如何?

2018-11-17  本文已影响31人  一飞冲天211

如今,千禧一代大学生进校已经过了半个学期了。这些大学生进校就遇上了高校严抓本科教学,不少学校都对新生加强了管理。多数高校都在严抓课堂玩手机现象,对手机进行了严格的监控,要求学生上课前要交出自己的手机,下课才能拿回自己的手机。课堂上发现学生玩手机,任课老师要被通报;学生也要受到批评教育。如今,在实行“无手机课堂”里,老师和学生都如临大敌一般。

首先,对于严管手机,创建“无手机课堂”,家长们是拍手称快的。小编曾经跟几位家长交流时,家长们几乎百分之百地都支持,都希望学校继续严管孩子课堂学习,帮他们把自家孩子的“手机瘾”给戒了,免得孩子们将来被手机毁了学习又毁了身体。

其次,对于严管手机,老师们的看法是怎样的?老师们多数是赞同的。老师们都不想自己的课程是“水课”,而希望的课程是“金课”,是精彩的课。课堂的精彩与活跃,仅有老师单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手机管起来,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但老师们,尤其是一些二本院校的老师,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阴奉阳违的做法不满意,更不满意由于学生不自觉,老师要受连累,要被学校通报批评。在这种高压下,老师们战战兢兢,觉得心理压力变大了。还有少数老师主张,这种严管,只是大一的权宜之策;大二开始,就要减少管理,让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如果大二大三还这么严管,学生一直靠严管才能排除干扰去学习,无法形成自律,那么,走向社会,谁又能天天严管你?那不是在培养“巨婴”吗?

最后,学生对于的严密管控,到底是怎样看待的呢?一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管理,上课前都自觉地把手机调成静音,然后,把手机放在集中管理之处。上课时,手机不再手边,上课自己确实心静了,学习的效率也挺高的;有的学生到现在还不习惯,对学校这种严管颇有微词,认为这是在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因而都尽可能想方设法找借口不交或者晚交手机;还有极少数学生对上交手机一直抵触,想尽一切办法不交手机。所以,有的学生就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些对策:再买一个手机,或者,买个手机模型,上课前使个障眼法,蒙蔽老师或班干部就可以了。

“无手机课堂”只是今年一些高校的新的探索,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都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目前,对这一新生事物,家长、老师和学生都有各自的认识。面对各方的不同反应,您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多发表您珍贵的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