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本书计划#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何以中国︱#1000本书计划#NO.118

2017-07-11  本文已影响10人  梵曦FANXI

大家许宏的这本小书,试图在叙述最早的“中国”何以诞生的过程中,去尝试回答最早的“中国”是怎么来的这个略显思辨的问题。

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二里头这个最早的“中国”开始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源。是中原文明乃至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辉煌一时的陶寺文化由盛转衰,但陶寺文化中出现了三代礼乐制度的雏形,这些老礼制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明精髓所在”。作为早期复杂化社会建立新秩序的重要支柱,礼制已经开始初现于世。

无论陶寺文化是属于夏文化,还是属于陶唐氏,都在公元前2000年这个节点上衰亡了,而在此基础上由大大小小的聚落和城址开始衍生出了更具文明的文化和都邑。

体现尊卑等级的礼制,和谐观,酒文化和对秩序的追求等,似乎从上古时期就流淌在“中国”文化的血液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邵望平研究员指出,“贪欲是文明社会形成的动力”,认为王权和国家是贪欲的制衡器,可以用“最硬的拳头”维护秩序,从而避免日益强大的贪欲。野蛮毁坏制度。

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龙山时期,有国家吗?还是说只是邦而不是国家?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又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

而到了二里头时期,已经出现了多进院落宫室建筑,不仅都邑建设更有规划性,而且庭院式宫殿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

有学者概括出了从二里头到春秋时代以王都为顶端的早期王朝社会统治结构的三个特点:

早期王朝绝非单一的国家。它是由无数的诸侯国构成的国家联盟,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

各国家的聚落群都可见一定的阶层结构,即“大族邑—小族邑—属邑”,总体上构成“邑制国家”。

早期王朝并非如战国时代出现的那样高度发达的中央集权社会。

无论是商代方国文化,还是周代侯国文化,都在中央文化的熏陶之下一步步完成一个“国家”的形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