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对待各种必看书目的推荐
10月1号,当我看到公众号“中国教育新闻网”推送的转自人民日报微博的《推荐给1-9年级孩子看的100本书》一文,迅速点开,迫切想知道,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公众号会推荐给孩子们怎样的书目。当看到开头部分说“这份中小学书单,从696位名师的推荐书目里、34819本上榜好书、1080个优秀学生的书架上摘得,包括历史、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推荐老师与家长收藏”时,特别期待。但当我从到到尾看了过后,不得不承认,这些书都是很不错的书,但我内心深处却也有很一点失望。
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书目。这些书目涉及到的传统的经典作品,除了推荐六年级学生读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外,就没有其他的了。
“书可以医愚”,所有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
无论是谁,只要是家长,出于对自家孩子成长的需要,都会引导、鼓励孩子多读书。但有时候,一方面家长本身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做出正确的指导,生怕自己推荐的书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积累,出现的经典作品也越来越多,家长们在选择上也是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会信任各种推荐的阅读书目和各种排行榜上的畅销书目,感觉这些书,该是最好的吧。
其实,这里存在一种误区。很多家长或是教育机构,都没有真正从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的需求出发,更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的特点。说的直白点,忽视了孩子道德情感认知的发展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大多数推荐的书目,涉及到的包括历史、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在内的,都市属于知识性范畴。这些书很好,却不一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真切地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的教育和跟踪的过程中感受到,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对所读书目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熏陶。
说几个现象。
为什么现在 “早恋”越来越低龄?这些低龄阶段的他们爱的意识的觉醒的也太早了吧!
我有时候在想,可能与我们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推荐他们读《灰姑娘》《睡美人》《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公认的经典童话有关,这些书里无一不是在渲染爱情的美好,最后都有一句:从此,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以这样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强化“爱情”这个东西,是我们一步一步地唤醒了孩子内心对爱的意识。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总感觉越来越自主,越来越叛逆?这种个体意识觉醒也是太早太早,对追求“我”的解放也越来越强烈。
我有时候在想,可能与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较早地灌输或是强化一种“白马王子式”的英雄崇拜或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或是“出名趁早”的价值导向。很多诸如历险记、奇遇记或是传奇的作品里,塑造的少年成人化。在这些作品的浸润中,较早地迫使孩子被迫“长大成人”,被迫独立自主,被迫找寻这一个“我”的存在,在奇幻的世界里,激发了孩子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在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我们却给了孩子属于我们的超前期待和成人期待,孩子们没有感受到群体给与他的关心、关爱和温暖。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较早地呈现出“老子天下第一”的现象,不懂得谦卑、礼让,不懂得感恩、包容,更没有敬畏之心,可以说,根本不管法纪纲常。很多作品过于夸张、夸大小孩的影响力,在各种童话世界里或是奇幻世界里塑造了太多的少年,夸张的赋予了无穷的力量,敢斗天斗地,主宰一切,让他们有藐视一切的资本,毫无敬畏之心,何谈谦卑礼让。
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书,一定要从孩子成长的阶段需要出发,从道德情感认知的发展过程出发,用家长的智慧,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经典里挑选。
个人认为,幼儿阶段给孩子选什么样的书,其目的一定是要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懂得自我的渺小和谦卑。一个重要的对象,就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奠定信仰基础。我们可以给孩子挑选《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等传统的经典神话故事。中国的神话故事充满想象,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但都很平和,毫无暴戾之气。开启蒙之门
小学低年级,要给孩子埋下道德、纲常、人伦的纪律要求。传统的“增广贤文”“三百千千”即是最好。韵律感强,便于吟诵。美的旋律,那就是一种良性熏陶。其内容也丰富,开拓视野,开启智之门。
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要引导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广泛地读中国的传奇小说、话本、侠义小说、“三言二拍”、金庸的武侠小说等,传统的诗词曲赋等,纯粹地感受伦理纲常,在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比中,强化正确的价值追求。做一个顶天立地,敢担当,有情怀的人。开启性之门。
初高中阶段,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感教育。这个时候才是唤起孩子的情感意识,教会他们人际处世,健康的体会友情和爱情,学会正确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个时候大多数经典书籍都是可以阅读的,还要广泛涉猎,如传统的《红楼梦》,古龙的武侠小说,诺奖或是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等等,都要阅读。开启情之门。
一句话,我个人认为,推荐给孩子的书目,一定要遵循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以启蒙,启智,启性,启情的循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