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刻意练习》(陈碧菊)
首先,我个人因为眼睛不好,所以很少看书,这个假期简单浏览了一下这本书,把比较吸引我的本分细看了一下,现在简单分享我的感受。
这个假期,我只看两套电视,一个是中央五套体育频道,正好是2018平常冬奥会,另一个是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最请大脑》这个节目第一季开播时,我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去看到,觉得那些选手好神奇啊,展示的那些脑力智力都不是我身边能发现的人群,他们是哪里派来的天才吗?后来我边看,边了解,才知道,天才也是可以来自后天努力的。看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季的开播了,结合刻意练习这本书上的分析,根据刻意练习的特点、原则,我发现,原来那些天才也是通过后天的可以练习而成的。
那刻意练习又是怎么练习的呢?是单纯的,刻板地重复练习吗?不是,原来它还是要找导师,练对方法,自我吸收消化和反馈,形成独特的方法,经过不断练习,才能以一种独特的技能呈现的过程。
我曾经看过摔跤吧爸爸,现在回想起来,这部电影也正正体现了这本刻意练习书上的特点和原则。影片中的大女儿为了获得更高的技能,放弃父亲的指导,到国家体院进行学习训练,但最终屡次的比赛中,她都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后来还是证明他父亲的训练方法是最好的,选择运用父亲的技巧与意念,最终获得了世界冠军,也是刻意练习书中的一个原则之一——找一个对的,杰出的人作为导师。
找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现在的小朋友都在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虽然站在家长的位置看,社会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家长觉得必要的,有的家长觉得过早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但根据刻意练习的特点和原则,我觉得,兴趣班这类课外训练,只要是建立在孩子喜欢,有兴趣,所找的导师是经过系统学习的,那他们指导的方法也是有规可循的话,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回到工作上,那这本书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启发呢?对于我们的教育对像——一群智力有问题的特殊人群,进入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其实这个特殊教育,其实这些刻意训练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可用可不用,我们作为教师,就是相当于他们的导师,运用刻意练习的法则,只要耐心引导他们学习,他们也能掌握一技之长。
我今年刻意练习的目标是,通过运动,调整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