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专注,你的忙碌只是在演戏【思维灯泡,每天一亮💡】D49
思维灯泡,每天一亮,我是叶宜亮,今天对这篇讲 专注 的文章做个摘要:
不专注,就会在很多思维噪音中失去焦点,反复切换大脑中的“缓存内容”,工作效率低下。
那么要如何专注呢?
首先要理解我们千万年来的基因里就有爱分心的倾向,这是原始时代里保命的利器,直接死磕分心,效果不如认知分心的机制,并顺势而为。
一、破除内部干扰:选择能专注的事情
我们天生爱分心,爱主动去捕获各类信息;内心又如万马奔腾,根本停不下来。这是我们的天性使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
要解决天性的问题,我们只能用另一种天性去对抗他
1 对恐惧的逃避
没有威胁的时候,我们分心是为了活下去,当威胁出现的时候,我们集中注意力,也是为了活下去!
当然,触发这种专注还有一个限制条件:时间紧迫。
因为你正面临威胁:完不成后果很严重!
而且,这个威胁正在向你逼近,现在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要deadline前一天才专注干活?
可以是说,也可以说不是,deadline会让我们紧迫起来,我们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人为制造deadline,把工作量分配到每天的deadline,并为这个期限设置一个惩罚机制,调动自己内心的压力感。
2. 对愉悦的追求
当我们做一些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的事情时,我们经常会乐在其中,无法自拔,甚至注意不到时间的流逝...
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很专心。
那什么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呢?
两个关键点:
确定性的满足;
不确定的奖励;
想要的能得到就是满足,满足就会愉悦。
持续获得确定性的满足+不确定的奖励=上瘾!
那么怎么样可以获得这种满足感?
尽量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也就是做你天赋所对应的事情。
如果你已经很喜欢在做的事情,自然不成问题,但如果是你目前不怎么喜欢的苦差事呢?
1 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自己去培养自己对该事情的兴趣,对一个事情越多了解,越多谈论,你的大脑就越可能喜欢它;
2 行动起来,先试着做做,获得一些小的进步和成就,就会反过来提升你对该事情的兴趣;
3 获得成果后,要告知周围的人,让社群更多地给你正面反馈,从而提升对该事情的兴趣。
二、阻断外部干扰:创造纯净的环境
破除内部的干扰之后,我们的内心就会安分许多,注意力就会更容易的聚焦在眼前的事情上。
你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让自己进入专注状态的整体环境。具体通过以下四步来构建:
1. 关闭思维噪音
首先,进入不被打扰的环境:
然后,关闭各种APP的提醒功能:
最后,带上降噪耳机
2. 调控信道
为什么你在电影院能非常专心的看完一部电影?
因为电影霸占了你两个「信道」:视觉信道和听觉信道。
为什么电子游戏比电影更容易让人专注?
因为它霸占了你三个「信道」:视觉、听觉、还有触觉。
所以,当你想要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否够调用多个信道来一起完成它?
比如看书的时候,别只是用眼睛看,你可以用手指,随着视线一起滑动,或用笔在书上写写画画,如果环境允许,还可以大声读出声来,让听觉、视觉、触觉都围绕一件事情展开,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如果某些工作用不到所有的信道怎么办?
比如写作的时候,一般只用到视觉和触觉,听觉是用不到的,而耳朵空着的时候,就会自动去捕捉环境中的声音,如果抓住一个你熟悉的内容,就会和你的背景知识发生连接,进而变成噪音,影响你的正常思考。
这时候,你就可以加入「白噪音」堵住你的听觉信道。
什么是白噪音?
就是刮风、下雨、电视里的雪花声等等,这些是不会让你产生任何思考的声音。
用白噪音填满你的耳朵,你就能堵住一个暂时不用的信道,避免让自己分心,你可以配合降噪耳机来一起使用,会产生奇效。
3. 摒除杂念
第一,主动进入受拘束的环境:
我们在家很容易分心,那是因为在家我们可以想干嘛就干嘛,渴了泡壶功夫茶,累了床上睡一觉,这是一个极度自由的环境。
太自由的环境,会让想法和行动离得太近,你可以任性而为,这不利于专心,你需要主动进入办公室、咖啡厅等公共场合,从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己的自由。
第二,平时少看不相关的内容:
任何信息进入你的大脑,都会留下记忆的灰烬,虽然说,你看一部《延禧攻略》和你第二天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看到的内容,会留存在你的大脑中,时不时的冒出来,叨扰你一下。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看!和自我成长没有关系的内容,对知识增长没有帮助的信息,尽量远离!
第三,冒出一个不相关的好想法怎么办?
停下手中的工作,转而思考这个新想法么吗?
当然不行,这会切换背景知识,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你可以拿出便签、或者印象笔记,记录这些临时的想法,然后马上在脑海从擦除他,等手上的工作结束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