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锁谈中药灌肠的优点和不足

2021-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诊所视角

中药灌肠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药方剂,将药液经肛门灌注于肠道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近代直肠滴入创始人王洪才教授称中药灌肠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第三种重要的给药途径或者给药方式。

东汉末年张仲景首创灌肠疗法及肛门栓剂,开创了中药灌肠的先河,公元200~300年左右,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土瓜根捣汁,竹筒灌肠治疗便秘,竹筒是较早记载的灌肠器械,唐朝大医家孙思邈治疗小儿疳症,用竹筒将药液灌入肛门内,早一罐,晚一罐记载,说明了唐代有保留灌肠技术。

中药灌肠治疗疾病的原理是什么呢?中药灌肠治疗的原理是将药物直接送入肠道内,由于肠道的血管丰富,药物溶解好、被吸收的速度快、面积大,可以使药物快速、充分的从肠道吸收,并能够直接由肠静脉丛汇入血液循环,而无需经过门静脉,有效避免肝脏对药物的灭活作用。有研究显示中药灌肠治疗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使得药物效果更为充分、高效。同时中药灌肠可以借助肠道黏膜中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渗透压梯度、溶质溶度,将肠道黏膜用作半透膜形成水分的渗透、弥散,将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随同水分一起排出到肠道内,起到辅助排出代谢产物及毒素的作用。(选自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5月第25卷第13期1443页)

简单的说药物经肠粘膜吸收到血液里面,然后到达全身起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中药灌肠可以将身体的毒素积食等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双重的治疗作用,按照这个理论应该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好。

中药灌肠有哪些优点呢?首先是让良药不再苦口,大家都知道中药副作用小,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一提到口服中药叫人犯难,特别是让孩子口服中药,更是难上加难,那么通过灌肠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其次是药物的副作用小,大家知道中药副作用更小一些,治疗的面更广一些,很多中药起到了调节的作用,特别是儿童稚嫩的身体更适合。第三,孩子不受罪,特别是儿童,如果用中药灌肠的方式治疗,可以免除针刺之痛。第四,中药灌肠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相对于注射疗法中药灌肠更容易操作。第五,费用少,相对于其它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输液治疗,费用较少。更容易让家长接受,为国家节省资源。

当然中药灌肠也有它的不足,不适合病情危重的孩子。如果孩子病情比较危重,精神不好,脱水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的,那么就需要给孩子住院治疗。

有的医生不太研究中药灌肠,在某些地方常说中药灌肠副作用大,对孩子不好,其实和这种治疗方式没有一点点关系,这个和用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给孩子在做中药灌肠的时候,药物尽量要选择温和平性的,对孩子伤害较小的。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式,用药副作用大,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大,用药副作用小,对孩子的伤害也小。

有的家长问我如何减少副作用,减少副作用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能够少生病,不生病。少生病,不生病的关键是小儿积食,当小孩有积食的时候我们提前预防,那么孩子生病的概率就会降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