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文明病的解药
比起以前,我们现在的生活要好得多,吃、穿、住、行各方面的物质条件都有巨大提高。可是,看看街头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密集的住宅楼里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我们又觉得心里空空的,很迷茫,缺少温情,忍不住怀念从前慢的生活。
在豆瓣上,韩剧《请回答1988》经过28w+人次的评论,还能拿下9.7的高分,正是因为它重温了过去善良朴实乐观的人群、温情友爱的邻里关系、纯真懵懂的少年成长过程,用“回忆杀”紧紧地扣住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时隔三十年,那样的温情早就被现代社会的冷漠、麻木、自私所取代了。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病的一种表现,就像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所说,“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归属”。
在许先生看来,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物质利益,也为个体的孤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甚至社会关系的瓦解埋下了伏笔,引起了现代文明病。
心病还须心药医,精神上的病症也要从精神上去找解药。在《中国文化的精神》这部新作中,许先生尝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现代文明病的解药。
许先生跳出庙堂和学术界的藩篱,深入世俗大众的精神生活,通过对传统民间社会秩序、精神追求、历史观点等方面的考察,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底,寻找普通个体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源泉。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多元互动逐渐形成的圆融境界,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或可弥补现代文明的不足。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联,认为天、地、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在农业社会,民间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都依据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来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也强调天和人之间会在变化中互相影响。
古人早就洞悉宇宙自然不断变化和互相转化的特征,阴阳、五行、八卦思想正体现了这种不同状态之间的动态转化。在这种变化之中,古人始终追求一种动态均衡的状态,各方强弱适中,和谐共存。义理之学也强调世间万物转化,“月满则亏”这类俗语,警戒人们在成功或者兴盛时更要谨慎,以免招致不好的结果。
“对于事物的发展存有戒慎恐惧之心,是中国文化呈现的特殊现象”。古人一面积极进取,一面谨小慎微,这是中国人做事的一种内在的紧张。就像老牌中药世家同仁堂曾有的一副对联,“合药虽无人见,用心自有天知”,这便是一种自我监督。
古代老百姓追求公道和正义,民间创造出的神鬼世界也都与世俗世界的追求相关联。对老百姓影响深远、做出特别贡献的真实人物,死后可能被奉为神灵。
比如关公素来被民间当作义气的化身,同时又勇武绝伦,是百姓心目中能保护自己的形象;而南方沿海地区尊奉的“天上圣母”妈祖,也是从保护海员和渔夫的宋朝女子林默娘发展而来。另外,百姓爱戴的地方官,死后往往被供奉为当地的土地爷。这些神灵都是能够守护人间、保护百姓平安。
百姓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同时也拿出一定的供奉来侍奉神灵。这种人与神的交流,跟人们日常的交易很类似,“有承诺,也有还愿;有祈求,也有报酬”,徐先生总结道,“如果以圣和俗为区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系统,毋宁是以圣从俗”。
四大名著等故事深入人心,许先生用一个章节专门剖析了四大名著中反应的民间精神文化特点,观点新颖,博学通透,很启发人。
在民间,人们相信《三国演义》的故事胜过历史本身,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说来说去讲的就是一个“义”字,关公被后世尊为武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早已成为民间讲义气的典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相比之下,书中曹操、司马懿始终是奸诈的反派。这正符合了民间对义气的追求和崇拜,是民间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许先生对《西游记》的解读很有意思。他认为,孙悟空代表的是世俗大众的心,“心”正是人类精神的主体。那么,《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故事,就可以看作是“心”不断地克服各种烦恼和困难,逐渐提升境界、最终解悟一切的过程,“大概也代表了中国儒、道、佛三家逐渐融合,取得共识的过程”。
顺应时空变化、关注万物转变、维持均衡、自我监督和警戒、追求公道和义气、将儒道佛思想圆融一体,这些都是民间传统文化精神留存的宝贵价值。这与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利益的西方文明相去甚远。在许先生看来,西方文明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弊病,这种弊病也许可以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得以纾解,这正是这本《中国文化的精神》试图寻找的良药。
2019.02.14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