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淮师记忆——我编的校报第十二期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编的第12期《淮阴师专报》,时间定格在1997年6月5日,1997年第7期,总136期。
往日校报要读得津津有味,需要选择。每张报纸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往往都有特定因缘。如果它来自你的某个不愿再提的隐痛,那还是避开它。如果它联系着你某段愉快的人生经历,或者事业的阶段性成功,可以重新将它揽之于怀,那种最初的幸福便会重回你的脑海,美好的心情可以再一次得以激发。
阅读这期报纸,我撰写的头版头条新闻《灯箱闪烁追寻恩来路学子发愤崛起而读书》一文,彰显了学校的特色。文章写道:进入大门,踏上主干道,由南向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高尚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遒劲的大字和周恩来纪念馆的背景图,与之并排而立的是周总理娟秀的字迹“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新的一代”及两淮路夜景背景图。紧挨着的既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教育要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方面均衡发展”“青年是黄金时代,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等名言警句,也有那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最后一座灯箱展示在你眼前的是邓小平题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这些都写出来,是因为灯箱内容是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基础上,报学校党委批准后确定的,是学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这一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载体,而且现在这些灯箱都已经不存在了,只是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校第十四次学代会胜利闭幕》一文作者木易是杨亚军老师的笔名。《抓住回归契机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作者闫怀业是阎大伟老师的笔名。一四版中缝刊登的《幼儿园举行庆“六一”汇演》一文,为当时学校办幼儿园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留下了珍贵的文字档案,后来幼儿园停办了。
人活于世,得有追求。做基础研究必须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然而,创新往往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多读读经过时间淘洗的往日校报,努力吸收学校专家、大师的治学经验、学问、见识,我们自己便有机会进一步奔向生命的高处。周本淳师的治学经验《勤于思考勿囿成说》文短意丰,可称压卷之作。
三版《赛事随笔》一文,我写了编者按,这是在编辑报纸十二期之后,第一次使用了新闻评论的方法。《爱你没商量——写给校报》一文中“于是便有一种力量鼓舞着我,让我常常偷偷地一个人在灯下爬格子”,校报记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读图看视频时代悄然到来,有关文字退场的预言虽过于夸张,但影像的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重塑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其巨大的冲击力、感染力、影响力非同小可。但我坚信文字不会退场,几千年的文化绝大部分都是靠文字记录的,这也是我坚持回顾我编报纸的缘故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0472/82fdefc35ef254d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0472/a4bc68e22eca52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