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起来特么好欺负,所以你被欺负了
本文首发于新浪博客心理师金尚、公众号金尚小时空。
斯坦福监狱的人性实验
假如你参加一个“监狱游戏”的心理实验,如果你抽到的角色是“狱警”,你会为所欲为的虐待、摧残那些“囚犯”,还是会保留着人的一份善良?如果你抽到的角色是“囚犯”,在你进入角色后,频频受到“狱警"的虐待、摧残,你该怎么办?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一场考验人性的心理实验开始了:
心理学家津巴多将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个临时模拟监狱,通过丰厚的报酬招募愿意参与这一项监狱游戏的心理实验的男性学生。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成12名狱警和12名囚犯的角色。
每个受试者大概都花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这种生活。第二天,在几乎没有得到指令的情况下,狱警们便开始对囚犯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和摧残。囚犯变得逆来顺受,丧失自我感,恐惧、害怕、不知所措。
实验发展至此,斯坦福模拟监狱就成了一个地狱,在这里日复一日地上演着摧残与虐待。狱警开始强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板上;强迫囚犯用双手清洁马桶;强迫囚犯做长时间的俯卧撑;强行剥夺囚犯的睡眠……..
实验分析:
当一批人以“正义”“正确”“伟大”之名完全对“有罪”“错误”“活该”的另一批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和管控权,而另一批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毫无反抗能力的时候,结果就会造成一批人对另一批人的为所欲为的伤害、摧残、虐待。
这也就可以想象为什么文革时期,那么多不识字、没读过书的红卫兵、红小兵会对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自己的老师、甚至自己的恩人犯下那么多迫害致伤、迫害致死的事情。因为那时候文革是以“正义”“伟大”之名在对一群被冠之以“右派”的人做的所谓“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被欺负
在现实生活中,被欺负的人是什么样的?欺负者总结了一下:
不能欺负有时间的人,因为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报复欺负者;
不能欺负有钱人,因为他们可以用钱打官司、砸死欺负者;
不能欺负有权人,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后台,同时还有其他的后台;
不能欺负有社会地位的人,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足以毁了欺负者。
总结来,总结去,只能去欺负那些看起来好欺负的人。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一个穿着时尚、干净整洁、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走进餐厅,里面的客人会主动地问小女孩家在哪里,父母电话多少,是否需要把她送回家。而一个全身衣服破烂、头发乱糟、脸上脏兮兮的同一个小女孩走进餐厅,则不会有人想要去帮助这个小女孩回家,甚至还想要把小女孩赶出去。
我试着去研究那些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好欺负的人,虽然他们五官不同,服饰各异,但是他们的精气神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自信,气场是那么的坍塌,自体是那么的虚弱,整个人的脸上就写着三个字:好欺负。
心理学者李雪认为,那些看起来好欺负的人,往往是在从小与父母的互动中,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被穷着养大的。
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思想指导下的家庭,在一切以“教育”之名掩盖之下的虐待;在那个父母拥有绝对主导权和控制权,而孩子绝对弱小的世界里。如果那是一对小时候曾经被父母虐待过的有着病态心理的父母,那么他们在虐待自己下一代的时候,会有一种嘴角上扬的快感。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形成了总要被他人欺负的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轮回。这些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被穷着养大的孩子,精气神会很弱,自体也很弱,周身都散发着一种气息:我好欺负!
灵性导师朗达拜恩认为,人的思想是有频率的,相似的思想就会吸引来相似的事物。所以,好欺负的思想频率就会吸引来欺负他的人。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我们对某一个人的看法,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欺负者之所以会选择这些被父母虐待过的人下手,是因为他们给欺负者的感觉是:好欺负。
做一个不被欺负的人
既是原生家庭里形成的的强迫性重复的轮回模式,那么,在成年之后还有可能改变吗?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你有强大的自省能力,是可以改变强迫性重复的:
我们常说的气场和自信,就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的。
心灵成长,让你有一个稳定的内聚性自我,也就是恒定的自我价值,重塑一个有充满爱和温情的成长记忆,打破那个让你总被欺负的强迫性重复,你才能够活出自强自立、不被欺负。
经过心灵成长之后,你的气场和自信会让你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侵犯的气息,你的气息会散发出一个思想频率:别人绝对不敢欺负你;如果他敢下狠手,你会比他更狠!
你精气神的强大和自体的强大,在告诉周围的人:别人不敢小看你,不敢看不起你,更不敢欺负你!
金尚,壹点灵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首批认证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教师。2018年1月出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