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语文不止
下午开始就在上网了解新岗位信息,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社会科学领域的人硬闯自然科学领域的尝试,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都有我所陌生甚至不理解的小白区域,心想着这个上班不得光学习东西就忙得够呛啊,但忙不是我所惧怕的,我惧怕的是碌碌而无为,在实践中构架认知体系,找到真正绽放的自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高一级:自我实现的需求。
了解完毕,就在思考自己毕业以来的工作经历,大多为教学领域,可能别人会不理解我的这种跨领域行为,那么,我该如何陈述才能言简意赅呢?
首先,作为一个有着大班、小班以及一对一教育经验的语文老师,我深感语文即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离开了语文教学的工作岗位,不代表我就不从事语文教学了,相反我一直在这个领域学习与深耕,私下也不乏有学生来求辅导。语文是一个大学科,不管是教还是学都要树立“大语文”的学科观,语文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业界同仁赵旭老师这样说过:“想要孩子们爱上语文,先要做一个让孩子们爱上的语文老师,把‘小语文’变回‘大语文’。而把语文课上成波澜壮阔的文学史真的很过瘾,但也真的很考验老师的积累。”我理解赵旭老师所说的积累应该是学识与阅历的协同积累,而我,离开语文教学的工作岗位却并没有离开生活,相反,我以更热忱的一颗心沉浸在在生活的这口大缸里,捕捉着我渴望和向往的颜色,让生活多彩,让生命充盈。语文老师这个角色永远不会在我的生命中逝去,而是会成为我的人生底色。
赵旭老师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多积累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做人家的人生导师。西方人在课堂里学知识,在教堂里学精神,中国把这两项任务都交给了语文老师,语文就是中国人的信仰。我深以为然,我爱语文,是她的一字一句让我感受人间温情,世间道理;是她的抑扬顿挫让我年少悦耳,轻狂动听。我要将她的魅力光彩撒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路走一路芬芳。
金庸先生去世了,多少人为之难过,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文化自信,这些文学大师们留给我们那么多经典,这让我们每一个爱国学的中华儿女都要立志,立志要为往圣继绝学。
文有终,情未了。在每一缕阳光撒进的清晨里,我为你醒来。生命不息,语文不止。
生命不息,语文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