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坚持
根深蒂固的“坚持论”
从小到大,我听的最多的两个字莫过于“坚持”。
小时候写日记,妈妈说“要坚持”;跑步测试,老师说“要坚持”;压力太大,周遭的朋友说“要坚持”;就连吃不下东西,也有人说“要坚持”。然而坚持的结果却是不近如人意的。我的写作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反而陷入才思枯竭的瓶颈;我的800米测试永远再考一次;我的压力与日俱增,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我依然咽不下那几口米饭。
显然,“要坚持”在我这里有时并没有发挥它该有的作用。我开始疑惑,难道坚持还错了?
热爱总是快乐的
曾经我的一位老师,时常辗转两地来回奔波着上课。还不时利用节假日,晚自习给我们补课,讲评试卷。大家都觉得他工作十分拼命,刻苦。但奇怪的是,从来没有在他脸上看到过倦怠的痕迹。每次听他的课,都是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他讲课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总是错过下课的时间。所以每次一上课,他总是打趣的让我们提醒他,何时该下课。他说,只要自己一站上讲台就只顾讲课,根本停不下来。
每每听到这里,脑海浮现的总是“热爱”二字。这难道不是对讲台、对职业的热爱吗?
坚持等于痛苦!?
对比我和这位老师的状态。
一个在坚持,痛苦的持续。
一个是愉悦的,毫不费力的持续。
“坚持”在这里反到却成了一种自我的折磨。
其实真正喜欢一件事情是用不着刻意去坚持的,因为内心始终给出一个愉悦的正反馈。在外人看来无论多么艰难的事情,到了“热爱”这里就强硬不起来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去坚持一件事情的开始,不妨先培养自己对于这件事的兴趣。一切艰难困苦,都不敌一生热爱。
热爱才是坚持的源泉
从大二开始喜欢上拍照。
一开始只是心情不好,外出散步,看到美的东西就用镜头记录下来。一来二去,心思都用在了拍照上,烦恼便抛却脑后了。
渐渐的有点一发不可收了,外出找寻摄影题材成了每日必做之事。每次拍一个题材都绝对不会少于一百张照片,每晚回寝室还要精挑细选出几张理想的照片后期处理。一切做完往往已经很晚了,但我依然乐此不疲。
最疯狂的是,大二暑假学车那段时间。因为只练上午,下午就有了时间外出拍照。烈日炎炎,蚊虫肆虐。拍一株植物一蹲又是两个钟头。
后来看那些摄影朋友,即使身处险境也不忘拿起手中的相机。这不仅仅是出于职业操守,更是对摄影的热爱。
总结
综上,坚持还真不一定管用。凡事一旦沦为坚持,大多会朝向被动、不情愿的态势发展。因为主观想做的事是不需要刻意坚持的。
因此,当你心中一旦有目标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提醒自己“要坚持”。而是找寻这件事能够带来的效益,比如摄影让我忘却了烦恼、健身让我身体健康、努力学习让我更加优秀、写作让我的大脑不断思考、人际交往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等等。有了这些正能量的链接,加上时间的累积,你会慢慢发现它们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成长。渐渐的,自然会爱上它们,终其一生。
由此看来,坚持还真的是要谨慎使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