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龙当家》中学习,怎样的结尾更感人
《恐龙当家》是2015年11月25号在美国上映,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作品。是皮得·索恩的长篇处女作,本作也延续了导演2009年创作的短片《暴力云与送子鹤》的幽默喜剧风格。
一家五口简单介绍之后,下面进入主题。(友情提示,最好看过电影后来围观哦!)
结尾需要有一个安放观众情感的地方。观众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每一次的喜悦和悲伤,当主人公战胜了所有外界或者自己内心的困难,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或人生某个阶段的目标,故事也就即将结束了,这个时候,就要给这个陪同主人公一同走来的人,一个情感安放的地方。显然在《恐龙当家》的结尾中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地方。
一,情感落点不需要理性
故事的情感落点不需要理性,观众不是来听人生道理,我想至少大多数的中国观众是不需要的。
看过《恐龙当家》的宝宝们都知道,故事的主线是小恐龙阿洛的回家旅程。主要的情感线则是阿洛和点点的情感。虽然主题讲的是回家(回归家庭),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亲密伙伴的故事。
剥去故事的事件不说,阿洛就相当于许多人与宠物故事中的小主人,他的生命因为遇到了它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片中阿洛因为点点失去了爸爸,留下更大的心理阴影,也就是人物内在的阻碍;因为点点离开了家,从而开始他的主要事件回家;又在点点的帮助下战胜了生活上的小困难,两人建立了坚定的友情;当外部力量去阻止他们在一起时,两人的心反而会越来越近,明白对方是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伴侣,所以当点点被抓走后,阿洛战胜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恐惧,在最后一刻跳井洪水中救出了点点。
在这一刻他们情感已经达到了最高点,随后情感就要平缓的往上升了,但是本片的情感落得的让人措不及防。
在高潮前突然出现了白发直立人,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是白发,还是直立的一家四口!人类突然进化了吗?还是神突然派来接点点的?难道是编剧觉着把点点接到农场,阿洛还要给家里人解释,然后家人原谅这个杀死爸爸的凶手,巴拉巴拉...这样不就正好第二部了嘛!毕竟前面把故事的大背景建设的还是不错的!然后阿洛突然就被什么点化了(可能是导演或者编剧吧),就把点点送给接点点的白发直立人一家,自己一个人又回到了农场。阿洛这突然来的理性,让人想说:'阿洛你变了!'
(请原谅我突然的吐槽,爱之深恨之切!)
虽然不知道阿洛把点点带回家后会发生什么,但是又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他们的心已经无法再分开了,他们经历过生死,主人公阿洛也因为点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本片这样的结尾显的结束的十分仓促。
从《恐龙当家》中学习,怎样的结尾更感人
二、同类型&相似结尾的影片,《雨人》为什么更感人?
《雨人》讲的也是一个亲密伙伴的故事,结尾同样是弟弟(被改变者)含泪把哥哥(改变主人公的人)送上了回疗养院的火车上。同样是亲密伙伴分离的结局,但相比之下《雨人》却更加的感人。其中的原因是,主人公是被动接受哥哥离开的结果的。在送走哥哥之前的一场戏中,弟弟一改以往“商人谈判“的姿态,没有圆滑的解释,想用真心打动法官,成为哥哥的监护人,他恳求法官,说:“你并不知道这一星期我们经历了什么?”是的法官不知道,他失败了,没有得到哥哥的监护权。在那样的社会中,在一个文明的、法制的社会中主人公一人的说辞是无力的,这样的结果是符合影片背景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的,同时主人公也做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选择。
而在《恐龙当家》中没有铺垫白发直立人与点点之间的关系,唯一的联系就是他们都是人类,但在那个食草恐龙开农场,食肉恐龙放牧的世界,仅仅是同类这一点还重要吗?换句话说,这样的安排使两人的感情没能突破种族这条线,情感线也就往下降落,到阿洛见到妈妈,印上自己的印迹后,点点好像就已经消失了,之前所有的感情都没有了。让阿洛理性并且主动的选择送点点回到人类的家庭中。这样做虽然合上了“回归家庭”的主题,但是却硬生生的切断了情感主线,显然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从《恐龙当家》中学习,怎样的结尾更感人小总结:
1.每一个故事中,事件的起落之下,应该有一条不断上升的感情线。
2.每一个讲亲密关系的故事中都拥有他们的情感线,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两颗心是应该越走越近,最终双方都明白,自己不能缺少对方了,缺少了就不是完整的自己。
3.受欢迎的故事,在结尾应该给观众留一个情感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也正是主人公内心真正的情感选择,而非理性的,或者说而非编剧或者导演为主人公做出的选择。
(就分享到这里吧,谢谢大家的围观!今天的碎碎念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我是子融,微信公众号:子融伍月柒,喜欢我就关注吧)
从《恐龙当家》中学习,怎样的结尾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