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读后感

2022-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坤Zk

      拿到《朗读者》有三个月了吧,书还是读书日的时候,学校给购买的,校长特别支持老师们读书,但是自己假期确实挺懒散的,所以今天才读完。自己一直渴望得到这本书,读完果然感触颇深。

    朗读者来自社会各界,有知名学者、文艺名流、企业家,也有普普通通的民众。无国界医生、16年陪读失聪儿子的母亲、选择与艾滋病患儿共成长的校长等等,他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人性的光辉。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畅谈一个个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人和事,朗读着自己钟爱的作品或自己写作的作品,能够感染人的不是他们的朗读水平高低,而是朗读者背后所凝聚和散发着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份沉甸甸的爱,一份对社会、对国家及对家庭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书中一开始就写了濮存昕,(自己一直挺喜欢的一位艺术家,看着他的电视剧长大的)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年少时曾患有腿疾的濮存昕,加之强烈的自尊心,他很盼望小学六年级快结束,离开这个学校,没人再叫他"濮瘸子"。没想到到了中学,"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号。谁能想到风光无限的濮存昕老师还有这样揪心的经历?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

在书中,濮存昕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他重拾自信。读到这里我特别感动,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在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去帮助别人,不要认为一切都事不关己。

    当我们用崇拜的眼光看着那些聚光灯下的人时,总觉得他们是那么遥不可及,可是当董卿和朗读者们一问一答讲述着各种生活中的事情时,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生活离我们如此之近,原来他们的生活也是平凡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