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简书·世间事简友广场

烧饼

2022-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朱建周

烧饼,全国各地似乎都有类似的面食。但名称相同,形状也是略有不同吧。

鲁西南的烧饼倒是基本一样,风味也是相同。

我们平时所说的烧饼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为大烧饼。这是在苏鲁豫皖交界处最为常见的烧饼。

农村集市有三种诱惑力极大的地方美食,包子(水煎包),烧饼,肉盒子。

制作烧饼的工具就与众不同,两口倒扣在一起的铁锅,锅外面是糊满一层厚厚的石灰层。结合部有缺口,方便放置木炭以及贴烧饼。下面的锅里燃烧着红通通的木炭,上面倒扣着的锅里,布满了用手背倒贴在锅壁上的烧饼。在碳火的炙烤炸,烧饼逐渐散发出面食的香味。表面涂抹的一层糖稀类的东西挥发出甜的发腻的气味。而沾满表面的芝麻粒更是诱人。这里的铁锅因地制宜,就地选材,还是认为这样较为正宗些罢啦。最起码我的记忆深处就是这么个样子。

烧饼是纯面食,表面金黄油光,形状是圆形,熟透的还略微有些鼓出。满满一层芝麻,边缘是斜刀花纹,莫名以为没有这样的斜刀是没有灵魂的烧饼。里面还是有些馅料的,不过类似于糊状的油盐胡椒面的东西,作用无外乎调味。轻轻地揭开,总能扑鼻而来的是面粉特有的味道和调料散发出来的香气。

我们赶集总是要买上一些,不光是在集上吃,还要带回家去,以至于第二天在热了之后,全然失去了烧饼的香酥脆,只剩下软沓沓,还是胜过家里的馒头吧。

只要回家,我总是在路过金乡肖云镇或者霄云镇的,总是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个字,因为这两个字都在官方报道见过。反正就是一个地方。十元钱能买上十个,老板还是再送上一个。终兴镇上也有两家,但表面的斜刀花纹总是有气无力的,敷衍了事。要说还是马楼集的烧饼,有时候却因为不能等待失去了机会,一般是会十个烧饼起步,三五十个的也有。这绝对不是老板的要求,而是一元钱一个的大烧饼实在是太实惠啦。东营的烧饼早已经从一元钱一个飙升至两元钱一个,老板还总是吆喝着赔钱。

在锦华市场上也有卖烧饼的,不过是转动的大铁炉,风味相似,口味大相径庭。当然这是自己的感觉,可能也会是鲁西南人的认识。

在丰县的时候,招商场门口的烧饼铺总是夹上三教堂的狗肉别具风味。沛县崔寨的狗肉确实远近闻名,而烧饼是配合狗肉卖的,颠倒了个。据说卖狗肉的王滩的老王头一天不出摊,烧饼就滞销。估计当年的樊哙做梦也想不到狗肉会带动烧饼的。

可以看出,这种烧饼在鲁西南地区还是有些普遍性的。

但单县的另外一种吊炉烧饼确实独具特色。形状略小,但是很饱满。当年我们在单县刘隅首大众影院门口吃烧饼时,方才发现这种烧饼先是在炉具上大有不同,他家的烧饼炉子分为上中下三大部分,下面是普通炉灶,中间是平底锅,上面是杠杆式炉灶,炉内是木炭火,即为下烤上烘,。后来听说这是徐家独创,烧饼内有饱满的馅料,碎花生末,芝麻盐等确实有独到之处。据说至今也有三代传人啦。

说是烧饼,更多是我们一直魂牵梦绕的家乡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