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悟梦(连载1)

2021-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覃思卿

                                                                                                一

                                                                                                                                                           女儿会

              初春的柳镇在朦朦烟雨中氤氲一片,环镇而行的河流在丘陵间穿行,卷着雾气消失在白茫茫的远处,岸边垂柳蜿蜒迤逦,沿河成行,将远处的山水颜色带回柳镇。

            这年我17岁,住在柳镇河街舅舅家的吊脚楼里,每逢下雨天,坐在窗边看远处水上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佝偻着背的人忙碌是我的兴趣,长长的竹排上立着几只鸬鹚,水气渺然,依稀能看到黑色的影子在水中一起一伏,好奇的我总是趴在窗边睁大眼睛想看清它们捕鱼时的身段,那时候我总在想,我要是田间的白鹭鸟就好了,想飞去哪就飞去哪,想去看鸬鹚们捕鱼,就可以裹着白雾飞到水上看个究竟,但转念一想,做鸟儿也不好,鸬鹚也是鸟儿,渔夫的鸬鹚和我一样还是没有太多自由的孩子。

            无论晴雨,楼下舅舅家的茶馆总有忙不完的琐事,虽我这个长期的住客也一直分不清茶叶的栗香、蜜香或清香,但舅舅家的玉露茶搭配上舅妈的旗袍,却在旅游网站上赫赫有名。下午当对面的老油坊传来油锤和楔子的撞击声时,年轻的男女陆续进到茶馆里,他们眼神中途透露着发现宝藏般的喜悦,女孩们身着汉服,寻找着茶馆里的陈设,一个绿铜摆件,一扇藤编的柚木屏风,或是一株瓷器养着的兰草,都很搭配她们这一身古朴,照片拍到最后,远道而来的女孩们,一定会邀请着旗袍的舅妈与她们合影,舅妈一如平时品茶时的饮而不语,或微笑或点头的颦蹙入镜,让这些女孩们更加为不虚此行而心满意足,明天的某个网络平台上,应该会有他们的照片,当然还有一片追问地址的评论。

         榆木的展示柜上,摆放着各种瓷罐,上面都贴了各类品名的标签,有龙井,普洱,毛尖,白毫,最显眼的是本地的玉露,舅舅从一个罐子里取出一些盛在碟子里,穿过里间走向临河观景的阳台,柳镇的天气多雨,所以这里叫雨廊,茶叶送到一张桌子上,白头老叟客气的用眼神附和着,旁边的老妇看对面景色看得认真,农忙熙熙,茶馆攘攘,这对老夫妻选的位置却格外安静,舅舅说,爷爷奶奶两位因疫情在省城里憋坏了,刚解封就想来看柳镇热闹的女儿会,会没看成,柳镇的雨却格外的恋客,索性这几天赏雨饮茶,体验繁华的城市里难求的闲适。

          舅舅老叟正聊着,婉姐怀抱着一罐茶叶手拿一叠锡纸也来到雨廊,在旁边的桌子坐下。

         “我来帮忙吗,婉姐?”

         “好”。

          我洗了手擦干了,把一张张锡纸铺平,然后用专门的铜匙从罐子里取出一小勺来,比对一下量,然后像叠被子一样轻轻的用锡纸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在板凳一头的盒子里。

          两位老者看了我们一眼,继续喝着茶,前厅有一对新来的情侣围进来看热闹。

         “哇,手工嘢?”

         “这是手工茶吗?”  

         “应该是吧?”

          “美女,这是手工茶叶吗?”

           “我也…不太清楚呢”。婉姐终于开口腼腆的应着。

           我估摸问话的情侣来到茶馆,也是因喜欢茶馆古朴的陈设,或是仰慕穿旗袍的舅妈,总之应该不是因为茶,但千里迢迢来旅行的人应该都有共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水乡柳镇,一是为了女儿会。

“天气预报说,大后天就会天晴了,往后几天一直都是晴,眼下全国人民有一半都在休息呢,您两老就在这安安意意的再玩一段时间”。舅舅一边添着茶一边对两位老者说。

          “没事,下雨也很舒服的,很安逸。”

            “昨天山上寨子刚送下来的茶叶,山上这些天雾大,找不到送货的司机,人家用摩托送下来的。您看泡出来标准的一芽一叶,上好的明前茶。”舅舅说着也坐下来,摆开他那套从不不轻易示人的茶具。

           雨廊外依旧淅淅沥沥,河面已经升起了更浓的白雾,对岸的河堤上,黄狗慢跑着跟上回家的农人的摩托车,更远处水里的竹排已经靠岸,绿堤上,一根长长的竹竿横在蓑衣人的肩上,竹竿两端稳稳的立着几只鸬鹚,蓑衣人赤着脚,绿色的解放鞋丢进他挎在胳膊上装满鱼的竹篮里,他的背比来时更佝偻了,不远处一棵柳树下,停着他的脚踏三轮车。

           这边茶馆门前石板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少了,只有些背着大书包的散客,看得出来是一早就从远方出发一路奔波晚上才到这的,旅人拿着手机导航着,在水网密布的柳镇河街巷弄里四处寻找已经定好的客店。茶馆出门向东走五百米,穿过一家家民宿客店和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店,走到拱桥桥南有十几家餐馆,此时都人声鼎沸,过了石拱桥,是河街的小广场,广场周围是各种小吃摊,天气好的时候,台阶上,花坛边,男男女女,或倚着,或蹲着,烤串,腊肠,臭豆腐,还有我叫不上来,用柳镇方言才能描述的玩意,整个广场好不热闹。

           借着厅里的灯光,我跟婉姐的茶叶已经包的差不多了,隔壁桌的两位老者也已经离开。

         “婉姐你手真巧,我包的就没你包的好看”。

           她依然腼腆,笑而不答。

          婉姐和舅妈是亲姐妹,她大我五六岁,舅妈又大婉姐五六岁,只是我这么大的个子了喊一个20出头的姑娘为“姨”叫得显老,我和婉姐又不算上严格的亲戚,借来的辈分,不遵守自然也不会觉得不尊重。她从大学毕业了就一直在茶馆帮忙,未来柳镇之前,我在有些旅客的社交圈里我就见过她,略施脂粉在前厅招待顾客的舅妈是那人间烟火,躲在里间素面朝天自己忙的婉姐则是世外琅嬛。

        “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学呢”,过了片刻,她终于想起来回我了。

        “还不知道呢,国家要我在家玩的”,我得意洋洋。

         婉姐嗤笑着一定又无话可接了。学习旅客们的文艺,让我形容婉姐:柳镇河街对岸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如她,柳镇这边的茶馆如舅妈,我好吃又懒做,茶馆出门转角过了拱桥的那条小吃街如我。舅妈偶尔严峻偶尔调皮,正如茶馆接待爱茶的老者也欢迎只拍照的年轻姑娘。因她独特的教育理念,我被舅舅没收了智能手机,换成了舅舅淘汰已久老式的功能机,以致于爱早晨坐马桶的我,无聊到熟读了卫生间里的沐浴露、洗发露、洗面奶等瓶瓶罐罐上的产品说明书;作为施南城里民族学院的舞蹈老师,舅妈总被舅舅和其他熟知的人说,她在学生面前总是爱调皮撒娇的。

         远处河街的篷舟慢慢入港,船夫取下了码头上的灯笼,石板街上也见不到来去的汉服和油纸伞,柳镇的夜幕渐的降下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