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等待,爱,可以填满成长中的缺失
假如有一天意外来临,爱着的人,会有一份无形的力量支撑着远行,被爱的人,会有一份无形的力量抵挡着人世间的风雨凄凉。
《父亲和女儿》,空旷的画面,棕黑色的主色调,乍一看充满着荒凉与孤独,但是细细的颗粒感又让人觉得十分饱满和温暖。
父亲和女儿并排骑车穿过圩田。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画面,在每一个小区,街道,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陪伴孩子成长的父亲,在孩子还未能独自面对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前,父亲永远是撑在孩子头上的一把伞。
这里的圩田象征着漫漫人生路,自行车的车轮一圈一圈,就像父亲陪伴女儿的一天一天,深深的父爱就印在这一圈一圈的车轮中,洒在人生的圩田上。
当父亲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是带着爱走的。而女儿显然还处在不知道“那样的生离即是死别”的年纪,女孩不知道有时再见是再也不见的意思,所以她一直在等待,等待父亲的归来。她渴望着父亲陪伴在身旁的温暖,渴望父亲无处不在的爱。
正是这样的渴望、等待和爱填满了缺失了父亲陪伴的女孩的童年,正是渴望让等待有了意义,正是渴望让爱的力量无形放大,大到可以抵挡孤独,抵挡成长中的风雨。
爱和死一样,都是生命的本能。死的世界是未知的,是冰冷的,是黑暗的,但是因为有了爱,有了牵挂,仿佛那个世界也不再那么可怕,那么黑暗。
正是因为有了爱,才有生命回溯的可能。当女孩渐渐长大,有了陪伴自己的好朋友们,有了相伴一生的爱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当她看着爱人陪伴孩子玩耍,一切仿佛回到了最初,回到了她的童年。
我想堤坝不是分割生与死的分界线,而是领悟人生的关键节点。所有人都可以登上堤坝,无论是垂鬓稚儿,还是耄耋老人,但是要跨过那道堤坝则要要人生的历练,需要人生的积淀。只有读懂了人生,才有资格约过那个节点。
所以,我们要善待生命,在我们还未理解人生,还未读懂人生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私自翻越那道堤坝,滑向地平线。
地平线象征的才是生死分界线。父亲摇起浆,船慢慢地划向地平线。这艘船满载的是父亲的人生,他摇起装满他人生的浆划向那个未知的世界。女孩看着父亲划过地平线,却不知道那一句柔声的再见是再也不见的意思,她一直站在堤坝上等待着,幼小的她无法领悟人生的真谛,自然就无法跨越那道堤坝。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种动力,而渴望无疑是最原始的动力。生命之初,渴望看一看来到的世界让我们睁开了双眼,渴望交流让我们发出了第一声哭泣,渴望了解更远的地方让我们学会了第一次迈步。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因为无数的渴望拥有了第一次尝试。
等待是最枯燥的,但如果有了渴望的加持,那么等待便成为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等待孩子长大、等待亲人回家、等待恋人回头……等待花开、等待雪融、等待燕归……
时空不停歇的置换着,时间不停歇的流动着。放大的树叶、转动的自行车,都是时间流转的象征。当父亲和老了的女孩离开了自行车,他们的人生也就意味着不再转动,当女孩终于越过了堤坝,说明她已经领悟了人生的意义,懂得了爱的伟大。
人生就是这样,领悟常常发生在人生非常的关键节点,有时是直面死亡时,有时在重大变故时。
女孩在人生的归期到来之前,终于领悟了父亲那声轻柔的再见代表的含义、蓄积的力量,生命得到了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