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善待自己,男人四十也能一枝花——《酒精计划》
今天聊聊电影《酒精计划》。
片名Druk / The Alcohol Project / Another Round (2020),别名醉好的时光(台) / 酩酊烂醉 / 另一回合。
由《狩猎》原班人马打造,丹麦最性感的男人麦斯·米科尔森 Mads Mikkelsen带着《酒精计划》来了。
影片一出,好评如潮,收获无数提名和奖项,在第33届欧洲电影奖上,《酒精计划》拿下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局、最佳剧本4项分量最重的大奖,在2021年将是颁奖季的热门电影。
影片围绕四名高中老师展开。
我们熟悉的“拔叔”扮演的是名叫马丁的历史老师。步入中年后,马丁的工作和生活反而失去了色彩,他本人也是充满丧气,眼神浑浊毫无光彩,仿佛一具行尸走肉。他毫无生计的眼神,仿佛汉尼拔看着眼前腐烂的食材。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他上课就是念念书,丝毫不关心学生接受程度,哪怕学生在课堂闹翻了天,也毫不阻拦。反倒是家长们对他发起投诉,高中毕业生学习成绩差会妨碍孩子们进一步升学。
在家里,马丁的妻子阿妮卡上夜班,对他视而不见,两个孩子也是各玩各的,根本不想理睬这个老爹。马丁当年为了家庭拒绝了博士学位和研究经费,阿妮卡不领情,反倒是愈发冷淡。
马丁还有三个玩得好的同事。相似的人总会相互吸引,马丁的朋友圈子也都是和他情况类似的人。
体育老师汤米中年离异,膝下无子女,只有一条老得快死了的拉布拉多犬相伴。他的体育课也和马丁的历史课差不多,死气沉沉,很难感受到孩子们的活力。
音乐老师皮特不够泼辣,有艺术家的天赋却无法传授给学生们,更要命的是害怕和异性交谈,教学质量也是惨不忍睹。
心理学老师尼古拉表面看起来娶了大美女,住着大房子,生了三个孩子。可实际生活中,却是在家庭里没有地位,妻子三年连续生养,没好好休息过,脾气火爆,一点就炸。
四名老伙伴小聚的时候,突然提到一位挪威哲学兼心理学家芬恩,说芬恩提出一个理论,喝酒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人类生来血液中就欠缺万分之五的酒精浓度,一两杯红酒就能达到这标准。
理论看似荒诞不经,但已经被生活折磨得了无生气的中年人却当真了。马丁偷偷尝试了一下,在上课前弄了点小酒喝喝。结果上课时有如神助,教学效果极佳。
在马丁极力推荐下,其他三位老师也决定入伙。
但读书人的事情可不会那么简单,读书人喝酒怎么能叫喝酒呢。他们想出了一个验证酒精理论的实验,打着实验的旗号,验证芬恩酒精理论,甚至还会详细记录实验结果。
就这样,四位老伙伴每天都确保自己摄入万分之五浓度的酒精,在工作生活中验证,并加以记录。
《酒精计划》看似计划,其实是打着科研旗号,企图寻找一个能够逃避现实的快捷方法。
实验结果一开始也的确如马丁所说,酒后的工作、生活都实现双提升。教学效果肉眼可见地提升,家庭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似乎酒精弥补了人类体内缺失的那万分之五。
但酒精只是治标不治本临时逃离现实的方法,酒醒了生活就要继续。为了让酒不醒,那就要加大剂量。
马丁等人的酒精摄入量从万分之五慢慢提升,一路涨到接近百分之二,结果就是酒没醒,梦破了。
影片剧情采取三段式叙述,一群被生活痛苦折磨的中年人经历低谷,再体验高峰,最终回归均值。
酒精理论本身就是一种调侃,偏偏病急乱投医的人信以为真。短暂的改善工作、生活出境,根本原因是他们自身的努力,酒精仅仅是一个相关的催化剂。他们弄混了相关性和因果性,结果造成了认知偏差。
活着就是受罪的话,那么活着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哪怕长生不老也没有任何诱惑力。
孑然一身的汤米就是这种情况,原本幻想着万分之五的酒精可以改善生活,可到头来寄予厚望的酒精也不过是一场空。汤米了无牵挂,选择自行了断。
而对生活还有所留恋的人则会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酒精能够产生暂时逃离效果,却不能长久地制造幻想。
四位老伙伴的人生遭遇各不相同,但总有某些方面贴近我们的生活。观众们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情。尤其是麦斯最后的舞蹈是全片点睛之笔,让整部影片得到升华。
喝酒逃避现实很荒诞,但现实同样荒诞。共情是观众给予影片较高评价的关键,人到中年,大家需要面对的各种破事一点都不会少。我们不需要制定不靠谱的酒精计划,只需要找准目标,明白为何而活就行,咬咬牙说不定就挺过去了。
抽刀断水举杯销愁,人到中年无奈花落去,
好好活着善待自己,男人四十也能一枝花。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