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礼仪

电影《小偷家族》,把孩子生下来就是父母了吗?——米娜凯威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1人  米娜凯威少儿礼仪艺术教育

最费力的成长留在树上的只有壳

最狰狞的伤口留在皮肤的只有疤

最动人的烟火绽在空中看不到

最深沉的感谢飘进风中听不清

你教我食物最美味的吃法

却教我获得食物最羞耻的手法

我学会祈祷最灵验的手势

也学会用来祈祷最不齿的心愿

我在商店里偷换掉童年

你在泥土里掩埋了伤疤

而我们组成了家

——来自豆瓣影评

电影《小偷家族》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去年八月份上映的电影——《小偷家族》,从上映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家谈论的焦点。

由一群社会零余者拼凑起来的家庭,在社会的边缘卑微的活着,靠偷盗为生,却让观者在情节缓慢的移动下看到了那一抹温情。

电影海报

看着他们那种从疏离到依靠,再到那种如同亲情一般的爱,一切就像春雨润物一般潜入到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不知不觉就已潸然泪下...

同样,这也是导演枝裕和的一贯风格,他向来擅长以体现平淡生活中的诗意与柔情而被人喜爱,作品大多关注家庭和社会,在小生活里生动演绎着柔情与冲突,同时也揭露了温情背后的社会现实。

电影海报

而这部电影,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就能看得出:大人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电影里那两个看似懂事的孩子,正处在“性格塑造期”,三观的形成完全仰仗父母的言行跟周围的环境,而如果不是因为意外,导致这一切的温情表象被打破,那么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

我没什么能教给他们的了

还有电影里的台词,也同样发人深省,当警察问到男主阿治教孩子偷窃会不会感觉内疚时,阿治说:“除了这些我不知道我还能教他什么啊......”

在他的概念里“学校是给那些不能在家里学习的孩子上的”,而这种想法就被完全灌输到了男孩翔太身上。

只是故事终究是故事,电影里的情节自然是无奈之举,我们看到的是苦难的家庭,命运多舛的小人物,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自然没办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甚至自己都没有办法去教会孩子什么。

把孩子生下来就是母亲了吗?

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在盲目中不知该如何选择,在怀疑中耽误了时间。

就像有句话说的:人生无法重来,成长需要规划。而当你的人生都不知道怎么规划的时候,又该怎么规划孩子的人生呢?

回想一下,你的人生有多少追悔莫及的事情,也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对未来的想象跟规划,想想你儿时的梦想离现在的你有多远?再看看你的孩子,也许他早在跟你相处的时候就已经诉说了自己的需求,表达了自己的兴趣...

儿时的梦离现在的你有多远?

也许是被忽略,也许我们打心眼里就一直觉得,孩子就是只是孩子而已,却不知道,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方向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才叫幸福。

曾经有个学校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是:85%的优秀生都有美好的人生理想,而那些后进生大多没有人生目标。

而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去年9月,有一个11岁的北京小姑娘万海妍在支付宝ATEC小程序挑战赛上一战成名,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

万海妍

要知道阿里每年收超过10万份简历,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一。

很明显,这个小姑娘也随之变成了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却不知道,她在十岁时的时候,就已经立志要要用代码改变世界。

当确立了目标,她开始卯足劲学习,泡图书馆,在不同渠道寻找关于编程的方方面面信息;甚至利用假期,学习JS(计算机的一种编程语言);

万海妍说:「为了准备比赛,我还找支付宝小程序产品小哥哥请教问题。」

脑部功能图谱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感,便有了格局,如此,便决定孩子的一生走向跟作为!

而在米娜凯威,就是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侧重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米娜凯威少儿礼仪教育

别让时光偷走他最重要的时刻,

别让成长变成只有追悔的空壳。

为孩子确定目标,

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

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