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哲、思人生记录仪,充电提升站想法

行思平衡法④:不想做事就反思,不想思考就行动

2023-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LdVc鹰鲤风风

怎样高质量思考?如何痛定思痛?光是在脑袋里想,只会觉得飘渺且提不起干劲,整个人被无形的怠惰之王包缚住;想要动手,又总在开始前就感到困难重重,一心想拖延些时日或直接逃开……

是否真的只有把自己逼入绝境,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生命力才会迸发出来?在如真似幻的画面中,生命之水冲开密封的阀门倾泻而出,每一股支流都势如蛟龙,疾如闪电,灌注到躯体、头部和四肢的每一个角落,就像金色有魔力的药泉,所到之处无不被瞬间打通脉络、融化心结、消除卡点,继而这不息不屈的力量推动命轮,开始无障碍地运转……

自摄:即将下雨的巴黎

如果你想做的事很多,周围的干扰也很多,这时你会怎么选择?你会选择以周围干扰太多为理由,抱怨周遭带给你的不良影响?或是正好以此为由,放弃很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说你选择依旧坚持自己想做的事?可是,你好好想过吗?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呢?你觉得真正想做又对自己很重要的事,又有哪些呢?

又如果,由于受某些无形的反向业力的阻遏,在事情进行到某一阶段时,你毫无缘由地感到了无趣、沮丧甚至绝望,因此什么也不想做,甚至连思考也想要停止——当你什么也不想做,甚至也不想思考的时候,这时候应该怎样呢?

再如果,对于一件事情,你一开始是踌躇满志的,然而做着做着你就逐渐失去了耐性、热情和坚持下去的动力;你滞留半途,不知该前进还是后退,亦或是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总之你不想放弃却又迟迟拿不出行动,纠结在一处,只会让这个疙瘩越拧越大,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出家前的陈晓旭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心生了妄念。心生出贪嗔痴慢疑,就跟眼睛上蒙了尘埃一样,自己被硌得难受不说,关键是看不清前路。因此你一路上跌跌撞撞,四处碰壁、受伤。这时你连自身安危这样的基本需求都不能保障,你自然更无法顾及前路,也因此容易忘记目标、迷失方向,因此你就会感到苦闷迷茫。

其实我觉得应对迷茫之法很好的一招是求助于书籍。书籍中的智慧就在那里,不管你翻阅与否,当你处于丧气的情绪状态中,或是自囿于某种习得性无助,习惯性的想要拖延或者逃避,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书籍只是静静的在那儿,它一直都敞开着心扉的,不管我是否愿意前去拜访。但是我的选择对我自己也许是意义重大的,这将会是一次契机,我相信这次契机。相信的心就是力量。从内到外,都要向书籍一样。

是的,看似简单——书籍只是静静的在那儿,它没有期盼,没有要求,也没有抱怨、哀叹或失落,更没有不满,不甘和愤懑……不论外界如何变化,不论它自己身处何处,不论是否有人留意到它,不论此人是否会把拿起它,随意翻上几页……书之心都异常沉着坚定,毫不动摇。我想这是因为它的内在足够丰富,足够丰盈,因此它也不需要求助于外界,它自身便已是“认识、经验、存在”的整体,它自给自足,它本身已是完满无缺,不假外求。书籍对于它自己的内容,不管外界如何评说,也不更一字,因为他从不怀疑。

自摄于Villa Lante

人则不同。人是由造物主所创,也是神的分身——世界各地的上古先民们创造的许多神话传说都不谋而合地渗透出这种观点,譬如中国的女娲造人的传说,每一个人都是女娲照着自己的样子做出的分身。其实这些神话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每个人的自性当中都是具有神性的——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的呢?其实不关乎对错,其实根本没有对错吧?那么怎么真正做到“只观察、不评判”呢?对于这种种疑惑,其实你自己内心已经有了选择和答案,你内心的声音,也即神的声音,会给你最恰好的指引。

那为什么我们还总是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我们总是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忧思,我们总是想要盲目的去寻求外界的帮助、支持或依靠?心气太浮。不管是做事还是思考,都是可以让心沉下来的东西;然而心气的浮沉也会影响一个人做事或思考的效率和质量。仔细留意你心的浮沉变化,当它出现要上浮的迹象时,在这个时候进行“行”与“思”之间的转换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具体要怎么做,还得是由你自己感知,心声会作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