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
——记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朱换忠
幸福
去楼下的小百货杂货铺,那是一间仅容侧身的逼仄的小铺,老板手中弹跳的小锤,“啪嗒——啪嗒——”敲打着肩头。
“右肩膀痛——”,就像遇到了知音。人到中年,又不肯万事休,留下的右臂之腫,付出后所回报的或许太多,此时似乎退居其次,与感官无涉。毕竟肌肤的痛疼,来得尤为深刻。曾听一位摄像师的儿子说他的父亲,每次肩膀痛起来时,深更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尝试过各种药物,可收效甚微。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得以遇见的是店铺老板,每次上下楼路过,瞥一眼右侧幽深的店铺内,总是一个身体前倾,匍匐伏在桌案前的身影,怀里抱着一只麦色素底的葫芦,右手操着一枚袖珍针刀,凝神专注于眼前的雕刻。
保持这种固定不变的姿势,让他本身变成一尊雕塑。
质地坚硬,朴素无华的葫芦,在刻刀一笔一划下闪转腾挪,针刀如履薄冰,游走在葫芦光洁的表面,在雕刻师的手中慢慢地生动了起来。这段让葫芦华丽转身的过程,有时会历经数月时间,有时会需要半年之久,那只形影不离的葫芦,感觉上跟人已厮混的很熟了,天天在手中把玩,葫芦的表面开始变得油光可鉴,仿佛黏着人的体温,圆润如玉,冰凉光滑。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年过半百的朱换忠,雕刻葫芦已三十余年。他懂得葫芦的沉默,生命背后的诉说,他深谙葫芦藏在腹中的心事,只向有心的人坦然敞开。
首先百里挑一,从堆放在地上的葫芦中,遴选出满意的一只材质上好、造型俱佳的葫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说,葫芦的质地坚硬,只有河西走廊偏僻的戈壁滩上才有,沙漠地带的阳光充足,常年日照充沛,昼夜温差大,易于植物积淀生长所需糖分、蛋白质,长出来的葫芦软硬适中,针刀才不会被“滑倒”,材质足够皮实,针刀才不会穿凿戳空。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葫芦形状万千,千奇百怪。常见的有蚂蚁葫芦,就是腰身中间收束的那种,古代人的悬壶济世;不常见的有疙瘩葫芦,浑身长着不规则的疙瘩,葫面凸凹不平,如果不是雕刻的成全,几乎就是废品;还有鸡蛋葫芦,别看小巧玲珑,刻工好的价值可观。
为了寻找理想中的可遇而不可求,物色可心可意的葫芦,选中更完美的好坯子,雕刻师会不辞路途颠簸劳顿,辗转奔赴主产地去挑选葫芦,有的甚至直接在当地流转土地,或租或盘下几亩庄稼地,雇用当地农民精心栽种葫芦。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刻葫芦,太熬时间了,”他说,“特别费人眼神。”不仅上知天文地理,还要下知鸡毛蒜皮。在葫芦雕刻师的眼中,磨砺一手雕刻葫芦的技艺,养成受用一生的活计,所需的阅历积蓄,已不仅仅囿于葫芦雕刻艺术创作的本身。像葫芦生长的形状那样,吸收借鉴,日进艺精,跟随四季流转,他们一直在路上,往往让自己成了追赶太阳的人。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临夏是“中国雕刻葫芦之乡”,雕刻葫芦是“河州三绝”之一。但凡见到工艺精美的刻葫芦,一定是出自哪位民间手工艺师傅,他们中有很多又常常籍籍无名,名不见经传,而雕刻出的葫芦,宛若“守口如瓶”的外形,即使缄默无言,确在那里给他们代言。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几年前,我上临夏县北塬上的桥寺乡,在一个久负盛名的雕刻葫芦村,走访村落里的王氏父子,一对深居简出的葫芦雕刻师。坐在院子里,看父子俩专注雕刻葫芦,老王的儿子,向我伸过来的右手,满手老茧,就像粗粝的砂纸,无意间,我看到了雕刻师傅的手:在他右手无名指关节上,坐下来的厚厚的一块块老茧,高高地凸兀于指头表面,格外显眼。
“你今年多大年龄了?”我问。
“24。”他答道。
“手疼吗?”
“不疼。”他看了看自己的掌心,关节粗大的右手,嘴角上浅浅一笑,淡若有无,然后接着若无其事,继续埋头手中的雕刻。
面对这位年纪轻轻的后生,已是全省知名工艺美术大师,我一时间哑然无语。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眼前是一只接近完工的雕刻葫芦,刻画的纤细毫发的图案,眉目传情,顾盼掠影,在图案中栩栩如生,画中人物脸上的表情各异,尽收方寸之间的葫芦底面。我难以想象,每年雕刻出数以万计,手法细腻,雕工精湛的葫芦雕刻工艺品,竟然出自这双粗如砂粒的大手之下。
我脑海中忽然想到了这个成语:“玉不雕琢不成器。”有些伤痛,是肉眼看不到的,如手心磨出的老茧;有些痛疼,是旁人无法体会到的,在伤口痊愈后遗留的伤疤。
或许已不仅是在雕刻葫芦,更像是在塑造的人生未来。人世间的美好胜景,那些独运匠心,凝结心智的工艺品,美轮美奂地呈现,都事先经过了痛苦的打磨;所有的美丽创作,前提都有过代价地付出。
朱换忠跟王氏父子雕刻葫芦的经历有些类似,他们同是在临夏北塬的乡亲,而且三十多岁时,去过北京琉璃厂当过工艺品雕刻师傅,在加工厂雕刻骨质、竹木材质的工艺饰品。2003年,他返乡在务农之余,从事起了家庭手工雕刻葫芦职业。
2012年12月,甘肃省第十二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全省各类工艺美术作品百花争艳,自然也是各路身怀绝技的高手云集。这一年,临夏的“河州三绝”之一的砖雕、雕刻葫芦、仿古彩陶等工艺美术作品济济一堂,并且过关斩将,夺得了个“大满贯”。其中雕刻葫芦作品中,即有后起之秀王春雷,也包括朱换忠在内。他创作的《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及《百子和谐图》获创作创新一等奖,《十二生肖祝寿图》获创作技艺优秀奖。
金陵十二钗、八仙过海、嫦娥奔月、老寿星、牡丹、梅、兰、竹、菊画中四君子,有植物和人物之别,均为象征和美,寓意团圆的古今传奇,亲孝尊贤礼仪的民间传说,有根有据可考、可溯、可品,常常是河州雕刻葫芦工艺品表现的主要题材。人物刻画难度较大,也最显功夫,像河州雕刻葫芦中传统的图案中,罗汉有十八罗汉、三百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在一只葫芦的表面上,雕刻出千姿百态的数百个人物形象来,对雕刻作者而言,就是一项技术挑战。需要作者不仅具有古字画的基本功,还要沉浸作者的才智情感。
跟别的雕刻艺术形式同与不同的是,葫芦雕刻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是由于它的装饰性图案,尤其是颇能见识雕刻者的匠心意蕴。朱换忠的雕刻葫芦之所以价值不菲,是由于他创作时的巧妙构思,对葫芦的特点加以充分利用,扬长避短,能于缺陷中显出作者的构思,异曲同工之妙,就这样产生高下之别,材质的美中不足和天然瑕疵,成为区分见证雕刻作者水平高低的一道分水岭。即使天底下的葫芦模样看似长相一般,但在雕刻师眼中,世界上没有一个重样的葫芦,就像森林中没有一片完全重叠的树叶,茫茫人海中没有一个重复的指印。
人间那些真正的美丽,是无可复制的美,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捉刀如笔 心智入画葫中乾坤大,刀耕天地宽。作为当地农民谋生的一种手艺,北塬农民有手工雕刻葫芦的传统。
为什么?
在旁人看来,葫芦雕刻是一门审美赏玩的高雅艺术,那么在民风淳朴的北塬人家的眼中,雕刻葫芦便是能挣钱养家一条门道。之前是他们休闲游玩的娱乐方式,近年来,随着临夏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手工艺品行业振兴,在市场上渐入佳境。临夏有不少手艺好的雕刻名家,依靠葫芦雕刻技艺,由此脱贫致富,阔步生活的康庄大道。
身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朱换忠为人低调平和。这几年辛苦下来,他和妻子操持杂货铺,在临夏市陈方花园置办了一套楼房,现在也装修好了吧。他的工作室在我们楼底下的斗室,杂货铺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刻葫芦成品,你能估量得到吗,它们有的上千,有的过万。刻好的葫芦,搁置在陋室的时间,从没超过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