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行动课》第6季作业

【行动力·作业一】你真的会做计划吗?

2018-06-05  本文已影响54人  DDxSun

/DD

今天是2018年的第156天,你的年初计划还在执行吗?

2018年的第156天,年初计划这种东西,可能很多小伙伴们已经把年初计划扔到九霄云外了,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人还在苦苦坚持。但还在坚持的小伙伴们,你们的计划执行得还顺利吗?有效率吗?还是经常会带来焦虑和痛苦实际进度却一筹莫展呢?

一个计划难执行问题并非执行本身,反而通常是因为这个计划在设计之初就存在本质问题。翻了翻网上的计划,有些计划毫无重点,有些计划含糊不清,有的计划几乎是自虐……坏的计划,使执行变得几乎不可能。

那么一个高效、可行、不痛苦又可持续的计划又该如何制定呢?

下面我将结合三本经典著作的精华,为你介绍一种以《精要主义》为心法、以“最重要的事”为核心算法,以《成功、动机与目标》为催化剂、润滑剂的方法:

追求最少,方能最精,而后有余力——以《精要主义》为心法

如果用四个字概括《精要主义》这本书的话,那便是“追求最少”,即“追求以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完成目标”。投入最少,回报最多,这件事放在财务投资上大概每个人都明白,但放到投资自己的人生上,却总是犯糊涂,做了相反的事。

反观日常,在完成计划这件事上,我们通常的态度是“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其潜台词是为了达到目标,首先你要先“费最大的事”,我们被从小灌输的这一态度毒害深远。这种形式主义的努力,一上来就让人觉得成功是辛苦的,这一下便吓跑一众人,留下来没被吓跑的勇士听了这个道理,便也急匆匆投入到形式主义的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中去了,全然忘了选择的必要,倒成了忙碌的庸人,在你我身边比比皆是。而真正成功的人从不追求费最大的事,恰恰相反,他们计划长远,善于选择,好钢用在钢刃上,是追求最少的精要主义者。

要制定出好的计划,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好的计划,好的计划追求什么。一个好的计划追求最少。

追求最少,才有能力有精力追求最精、最好,才能有余力回顾调整,才能不逼得人心力交瘁,同时有所收获。

逼问捷径,寻找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以《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为核心算法

那么如何追求最少?什么是最少?如何选择出需要做的最少的事?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讲了一个经典的比喻,一系列高效的计划和行动应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初我们击倒的只是很小的一块,而后最小的一块顺势击倒了第二小的那一块……以此类推,直到最后我们瞄准的那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

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去直接达到我们瞄准的终极目标,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不怎么能叫目标呢?)好的计划便是找出最后击倒目标前面的那一块骨牌,以此类推把终极目标拆解成10年目标,再拆解成5年、3年、1年、一个月的目标……直至当下。而“找出”下一块骨牌的方法便是问自己那个终极问题——“为了达到……我需要做的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是什么?或者说,哪一件事情我如果做到,其他事情就变得简单或者不必要了?”

不断地向自己问出这个具有魔力的终极问题,养成思维习惯,把这条王牌算法植入自己的认知系统最底层,不要因为思维阻碍而放弃,不要被无效工作打扰,不要被看似重要但并非最重要的事吸引,不要急于匆匆踏入“瞎xx忙”的庸碌人群。

不断问自己,“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情我如果做到,其他事情就变得简单或者不必要了?”最终会有一块骨牌,一条捷径出现在你面前。

而那之后,你确认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之后,你就需要,每天留有优先的时间、优先精力,把它放在你每一天计划的顶端。

尊重自制力局限,着眼进度而非表现——以《成功、动机与目标》为催化剂,监督执行

说完心法和核心算法,还是要讲讲日常执行的一些方法,毕竟连计算机都是需要维护的,人脑这么复杂的设备更需要小心呵护。

观察我本人和身边人的负面案例,我们完成计划时经常出现的惨状一或是拖延着不想做,一拖就是好几个小时乃至好几个月,抑或是突然打了鸡血想做的时候就拼命给自己加任务量,想一天把之前拖欠的都赶回来,结果最后搞得身心俱疲,无论是拖延还是苦战,最后心理都满是自责和自我否认、自我怀疑的负面情绪。

其实说到底,上面两种状态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在“牛市”、“熊市”不同的外在表现罢了。其核心问题便在于——不尊重体力、毅力、自制力局限,过于注重成效、表现,而非进度。

那么为了更好地保持状态,维护计划进程,我们便要反其道行之:

第一,尊重意志力、自制力局限。即便你不愿承认,你也一定感觉到了,意志力、自制力和体力一样,存在上限,超过极限的高强度训练只有事倍功半,或者让惰性报复性反弹,一连拖延好多天;而相反,过低的任务量,又让人的意志力“肌肉”得不到锻炼。所以要制定稳定的少而精的工作量,给每项工作留出富裕、缓冲的时间。不要追求一时间做到最多,最多没有意义,我们追求最少。

第二,注重进度,而非表现。人都是自恋的,都容易过于关注当下的自我,其症状就是过于关注当下的自我表现,比如说学习英语背单词,背的不够快,或者老忘的时候就会气馁,因为那一刻自己好像“表现得很笨”,比如学演讲,前几次上台,紧张到爆炸,效果似乎没有很厉害,于是便想急着放弃,因为觉得那一刻自己好像“表现得很丢脸、很没本事”。可是单词量不够、单词背不快,演讲不够厉害,恰恰是最初打算学习单词学习演讲的原因,不是吗?开始背单词,开始当中演讲恰恰是向着学会英语、学会演讲的方向努力,不是吗?怎么会到因此放弃了呢?由此我们发现,人的天性和直觉中有不少阻碍我们进步的地方,如果你希望能够完成长远目标,你最好可以与这种天性作战。

怎么做呢?

你可以把对当下自我的关注力和自恋情绪转移到对未来的自己上去,这一招好像是李笑来老师讲过的。觉得当下很辛苦的时候,就想,“这样,未来的自己才会很厉害啊”。用这样的心态淡化对当下的表现得关注,着眼于每一天的进步,和实现目标的进度。这是心理战术,但我这个人自我关注比较强,总是在这个地方栽跟头,和我一样“自恋”(或者“自卑”,其实都是一样的)的小伙伴可以试一下和我一样记录“进度日记”,每天写一下这一天做了什么,有什么重要的进度,第二天写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之前一天的,久而久之,就好像有很多个来自过去的自己再给当下的自己打气一样。这算是我自己的小发明,(肯定也有其他人早就提出来了,我没有看到)你可以试一下,如果有用记得告诉我。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细节:

1. 不破不立、断舍离、勇于说不,是必要的态度。你一定知道的,旧的方法去不了你想要去的地方,你需要有勇气丢掉固有的很多甚至你习以为常、还满喜欢的做事方式和习惯,采用更高效的方式,完成蜕变。

2. 避免规划谬误。这个和之前说的很相似,就是人们在做规划的时候总容易低估任务量,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和工作能力,导致日程排得过满。这时候可以用一下《精要主义》里提到的缓冲方法,把任务时间乘以1.5,留出50%富裕时间,做得快呢,就算自己超额完成了,做得哪怕慢了50%也不怕,心态就健康一些了。

3. 做自己的成就者,而非惩罚者。这是之前另一本书里看到的(书名不记得了)。这个时代太流行焦虑和自我否认了,我们对待自己一面像是对待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的子女,另一方面又像是对待低人一等的奴隶,哪怕“他”兢兢业业地努力干活,一不小心也要给他来一顿“心灵毒打”。这点在执行计划时尤甚。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大了自己的短板和懒惰,选择性忽视了自己的潜能。而真正长远进步的人应当像对待一个欣赏的后辈一样对待自己,努力栽培、提携、培养、成就他,而非惩罚他。

4. 计划要明确而具体。计划不是愿景不是口号,计划不等于目标。计划好比是抵达目标的那张机票,是把目标翻译成行动的指南,而愿景是关于目标你给自己描绘的图画,口号是讲给别人的废话。举个例子,什么是口号?少生孩子多种树是口号,限制人口剧烈增长是目标,只让生一个孩子是计划。只有具体的计划才能被执行,被跟进,被量化。

5. 养成习惯,制定常规日程。完成上述事项,开始时或许需要花费很多心力和精力,但一旦养成习惯,便省时省力得多。习惯的好坏决定了完成目标的速度,一次养成一个习惯,慢慢状态会越来越好。另外制定常规日程,制定每天的规定动作,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整洁的办公空间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可以让人更好的进入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常规日程就像是时间维度上的“整洁办公室”,效果拔群。比如每天早上固定的时间收听新闻、看书,或是收听定量课程,定时定点运动,每周固定时间做投资回顾和调整,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Morning Routine。



写在后边..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感谢乌龙明月老师提供书单,希望对读到的朋友有所帮助。

这是DD进化日记的第一篇文章,初来乍到,请多关照!有机会的话,之后我会陆续在平台上发布更多我的投资、成长心得,读书笔记。可以聊到的专业内容有:财务自由相关知识(我发现很多小伙伴其实并不真的知道什么是财务自由,以及自己财务自由需要赚多少钱,怎么赚),赚钱技能,理财知识,海外资产配置,港股、美股、牛熊证、区块链投资等。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交流。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的话,给我一条赞或者回复吧,也欢迎关注我。

可以的话,我们一起成长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