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少教多学有用吗?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幸甫

从17年第一届hope卓越教师大会开始,跟着金政国老师一路学习,开始对“少教多学”这四个字有着逐步深刻的认识。最开始对这四个字有直观认识是通过张辉诚老师的“学思达”教学,在那届大会上和辉诚老师、刘继文老师进一步的交流,对于少教多学开始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块。

回到自己的教学岗位,一开始仿佛找到了直达天堂的时光隧道,相信新教学法无所不能,对现行的教学法有诸多不屑,然后还闹了许多自以为是的笑话和动作。现在想想也只有那种无知带来的无畏,才会让我奋不顾身做那些想当然的事情,虽然羞愧却永不后悔,因为不做就不可能有新的认识和和成长。

一开始想要和闫老师申请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改变上数学的的方式,后来想到这样的操作太过繁琐,如果不能年级统一推进,每次上课都要重新摆放桌子,就比较麻烦。于是简化了一下,在我上习题课的时候,选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相互讨论、互相教学,而我则挑一部分典型问题,花10~15分钟统一讲解。

最后成绩是否有所实质的提高,是衡量是否要改变教学形式的终极考量。很遗憾,最后成绩虽然略微有所提升,却难以具体量化归因到是因为教学形式的变化,因为还有可能通过上课形式的变化,致使我花了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身上。核心原因还是我目前并不具备,相关“少教多学”系统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即使有依据,比如下图所示的学习金字塔:

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科学实验室学习行为金字塔

我见过很多学校会直接用这幅图来装饰墙面,作为本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核心理念,并由此衍生出很多大同小异的教学法。这些教学法中,较为成功的就是“学思达”教学法。在这么多热捧者的追逐中,我不禁思考,这个未经现实审视和重复检验的科学结论,是否具有广泛场景的适用性?

为此,我需要思考和解决以下问题:

1.这个调查结果对我当下的学生是否适用?

2.我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量化,已确定它确实有效?

3.课堂教学流程该如何设计,才能最优化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4.这样的高中数学课堂,是否具有可复制的操作模式?

为了实现“少教多学”,我需要不断思考和优化这些问题,并让自己做好准备,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实践,以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

教育之路,渡人渡己,功德无量,利在千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