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十步法破解中级会计实务合并报表

2017-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高中亮

中级会计实务,最怕出那块题。当然是合并报表。不考则以,考必失分。(后面有2017年原题)

【应付各种考试题型,十步法能轻松解决】

合并报表A【母】合并B【子】

第一步:购买日A单独处理

(1)以货币资金支付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对价)

(2)定向增发支付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已宣告而未发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3)非货币资产交换或债务重组

第二步:购买日B【子】公司账面和公允不一致(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导致不一致)

调整子公司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

存货【评估增值】:

借:存货(公允-账面=差额)

        贷: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差额×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评估增值】:

借:固定资产(差额)

      无形资产(差额)

      贷: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差额×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购买日计算商誉:

方法一:直接给你对方净资产账面价值。没给公允价值

对价-【B公司账面价值+差额(1-25%)】×购买比例

合并成本―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商誉)×(1-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母公司持股比例)

注意:本处考虑了所得税影响 ,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则直接用B公司的公允价值即可。

第三步,第1年资产负债表日,首先调整B公司的利润

1.公允与账面不一致的存货的出售导致利润的减少

借:营业成本【(公允-账面)×出售比例】

        贷:存货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公允-账面)×出售比例】×25%

    贷:所得税费用

B公司调整后的利润=账面利润-营业成本+所得税费用

固定资产等账面与公允不一致导致的利润的减少

首先折旧调整:

借:管理费用(差额)×折旧率

        贷:固定资产--折旧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B公司调整后的利润=账面利润-管理费用+所得税费用

借:营业成本【公允-账面】×售出比例

    管理费用——折旧【差额×折旧率】

                      ——摊销

    应收账款

    贷:存货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已核销】

B公司调整后的利润=账面利润-管理费用-营业成本+所得税费用

✔ 所得税的处理:

②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或借方】

第四步:按着权益法调整A公司的长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B公司的利润×A公司的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抵消收到的现金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B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1-25%)×持股比例)

第五步:合并报表层面抵消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利润表

长权和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股本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盈余公积(购买日+B公司期末提取)

    未分配利润--年末(购买日未分配利润-B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B公司当年调整后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调整)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除商誉外相加乘以少数股东比例)

投资收益和利润表的抵消

借:投资收益(以上根据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的数字)

      少数股东损益(计算后的利润×比例,与倒挤后的数字确认)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年末提取数字)

          对所有者的利润分配(分配的现金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同上)

第六步:

抵消内部债权债务

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抵消

借:应收股利(数字同上面的股利分配×A公司比例)

贷:应付股利

债权债务的抵消

借: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00

    贷: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针对应收A公司提取了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10

借:所得税费用  1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少数股东损益  10(1-25%)×少数股东比例

      贷:少数股东权益

第七步:抵消内部交易

AB之间存货交易(100成本----150售价60%  200元对外销售)

借:营业收入  150

      贷:营业成本  150

借:营业成本 20(150-100)*(1-60)%

    贷:存货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存货*25%)

        贷:所得税费用

借:少数股东权益(存货*(1-25%)*少数股东比例)

        贷:少数股东损益

抵消现金流量表

借:购进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50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50

AB之间无形资产---无形资产(100账面---150售价)

借:资产处置损益(售价-账面)50

        贷: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差额×摊销率)5

    贷:管理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无形资产--管理费用)×25% 【 45*25%】

    贷:所得税费用

借:少数股东权益(50-5-45*25%)×少数股东比例

    贷:少数股东损益

AB之间商品--固定资产(100---150 )

借:营业收入150

    贷:营业成本100

            固定资产5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折旧率  5

    贷:管理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5)×25%=c

    贷:所得税费用

借:少数股东权益 (50-5-c)×少数股东比例

    贷:少数股东损益

   

合并现金流量表

借: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第八步:其他子公司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被稀释丧失控制权

首先,确认其他子公司增资获得的投资收益=新增资额×稀释后比例-个别财务报表原长权数(原持股比例-新持股比例)÷原持股比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其次,按着新的持股比例以权益法从投资日开始核算,追溯调整长权,损益类科目用以前年度损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九步:分步取得控制权(共同控制权益法核算----控制成本法核算)

个别报表层面:长期股权投资控制日的初始成本=原比例长权购买日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对价公允价值

合并报表层面:长期股权投资控制日的初始成本=原比例长权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对价公允价值

合并报表商誉=合并报表层面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A持股比例

注意:合并报表层面视为按着公允把原长权买了,然后按着公允价值按着新的比例买回来,原公允与原账面之间的差额为投资收益,原来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变动都转到投资收益

第十步:出售股权丧失控制权(合并层面---公允核算  子公司---可供售出金融资产)

合并报表层面确认的投资收益=出售对价(出售部分现金+剩余部分公允)-【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原+调整后的净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等)×原持股比例】(合并报表层面的长权)-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权益×原持股比例

个别财务报表层面确认的投资收益=(获得的对价-个别报表长权×出售比例÷原持股比例)-(剩余部分公允-个别报表长权×剩余比例÷原持股比例)+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按着公允出售所有股权,然后按着公允买回剩余股权

【2017年】中级会计实务 合并报表原题

黑猫白猫能拿分才是好猫。话不多说上真题。括号为小高解析。

2016 年,甲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方式】取得了甲公司的【控制权 】,但不够成反向购买【备注:教材没涉及反向购买】。本次投资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非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甲、乙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一致。【中级考试都是会计考试时间政策都相同】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1 月 1 日,甲公司定向增发【定向增发,考虑递延所得税或免税合并,这个叫以股换股】每股面值为 1 元、公允价值为 12 元的普通股股票 1500万股,取得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实际问:长投购买日五个确认条件,确认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

资料二:1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8000 万元,其中,股本 5000 万元,资本公积 3000 万元,盈余公积 1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9000 万元。

除销售中心业务大楼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2000 万元外,其余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相同。【说白了就是这个固定资产不相等。我们就调整他,还有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要考虑的递延所得税,因为当初是定向增发】

资料三:1 月 1 日,甲、乙公司均预计销售中心业务大楼尚可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算销售费用折旧看好日期。】

资料四:5 月 1 日,甲公司以赊销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成本为 600 万元的产品,销售价格为 800 万元。至当年年末,乙公司已将该批产品的 60%出售给非关联方。【顺流交易,别忘记一会抵消,内部抵消】产品-产品

资料五:12 月 31 日,甲公司尚未收到乙公司所欠上述货款,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16 万元。【债权债务抵消】

资料六:乙公司 2016 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 7000 万元,计提盈余公积 700 万元,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一会算未分配利润跟投资收益与利润表抵消用。】

【净利润7000元加减重复项目。除了所得税都是减。】

假设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取得乙公司 80%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十步法之第一步。对方说用股票支付的。那个分录。是否还记的。对方没说手续费。所以不用管。

如何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倒挤)【公允价值×股票数】12×1500=18 000

      贷:股本【面值价值×股票数】1500×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 500(12-1)×1500

我那个模板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银行存款【题没说手续费所以这项为0】

一模一样吧。

  (2)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工作底稿中对乙公司有关资产的相关调整分录。

哪里不相等调整哪里。题问合并报表购买日哪里不相等。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资本公积 2000

题说了,不考虑所得税。所以所得税那步不用做。

十步法之第2步。是不是一模一样。

  (3)分别计算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

商誉=18000-(18000+2000)×80%=2000(万元)

和我的一模一样吧。十步法计算商誉。

  少数股东权益=(18000+2000)×20%=4000(万元)

  (4)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5000

  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9000

  商誉 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8000

        少数股东权益【4000】

十步法 第四步。

  (5)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哪里不一样。从头到尾在写一边。为啥。当初咱们都不一样。现在期末也是不一样的。

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2 000

  借:销售费用 200=2000/1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0

调整后的乙公司净利润=7000-200【销售费用】=6800

调整后净利润=调整前的净利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

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6800×80%=5440

  借:长期股权投资 5440

          贷:投资收益 5440

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内部抵消。

  借:股本 5 000

        资本公积 5 000

        盈余公积 1 700

        期末未分配利润 15 100

        商誉 2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3 440

          少数股东权益 5 360

      相当于结转损益

  借:投资收益          5440

        少数股东损益        1360

        期初未分配利润        9000

  贷:期末未分配利润      15 100

          提取盈余公积          7  000

内部交易抵消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720

            存货          80

内部债权债务抵消

  借:应付账款 800

          贷:应收账款 8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6

          贷:资产减值损失 16【2017年】中级会计实务 合并报表

我常说十步法能轻松搞定合并报表。

黑猫白猫能拿分才是好猫。话不多说上真题。括号为学渣君解析。哪里看不懂。在下方留言。

2016 年,甲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方式取得了甲公司的控制权【备注:以股票支付】,但不够成反向购买【备注教材没涉及反向购买】。本次投资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非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甲、乙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一致。【中级考试都是相同】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1 月 1 日,甲公司定向增发每股面值为 1 元、公允价值为 12 元的普通股股票 1500万股,取得乙公司 8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这段话实际就是长投购买日五个确认条件】

  资料二:1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8000 万元,其中,股本 5000 万元,资本公积 3000 万元,盈余公积 1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9000 万元。

除销售中心业务大楼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2000 万元外,其余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相同。【说白了就是这个固定资产不相等。我们就调整他】

  资料三:1 月 1 日,甲、乙公司均预计销售中心业务大楼尚可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一会要我们算销售费用折旧。】

  资料四:5 月 1 日,甲公司以赊销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成本为 600 万元的产品,销售价格为 800 万元。至当年年末,乙公司已将该批产品的 60%出售给非关联方。【顺流交易,别忘记一会抵消,内部抵消】产品-产品

  资料五:12 月 31 日,甲公司尚未收到乙公司所欠上述货款,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16 万元。

债权债务抵消

  资料六:乙公司 2016 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 7000 万元,计提盈余公积 700 万元,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

【净利润7000元加减重复项目。除了所得税都是减。】

  假设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取得乙公司 80%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十步法之第一步。对方说用股票支付的。那个分录。是否还记的。对方没说手续费。所以不用管。

如何做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股票数】12×1500=18 000

      贷:股本【面值价值×股票数】1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16 500

我那个模板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银行存款【题没说手续费所以这项为0】

一模一样吧。

  (2)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工作底稿中对乙公司有关资产的相关调整分录。

哪里不相等调整哪里。题问合并报表购买日哪里不相等。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资本公积 2000

题说了,不考虑所得税。所以所得税那步不用做。

十步法之第二步。是不是一模一样。

  (3)分别计算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

商誉=18000-(18000+2000)×80%=2000(万元)

和我的一模一样吧。十步法计算商誉。

  少数股东权益=(18000+2000)×20%=4000(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对价+商誉)×少数股东比例(1-母公司持股比例)

这个不是没有。只不过放在抵消分录中。有时间我添加上。

  (4)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5000

  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9000

  商誉 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8000

  少数股东权益【4000】

十步法 第四步。

  (5)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哪里不一样。从头到尾在写一边。为啥。当初咱们都不一样。现在期末也是不一样的。

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2 000

  借:销售费用 200=2000/1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0

调整后的乙公司净利润=7000-200【销售费用】=6800

调整后净利润=调整前的净利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

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6800×80%=5440

  借:长期股权投资 5440

          贷:投资收益 5440

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内部抵消。

  借:股本 5 000

        资本公积 5 000

        盈余公积 1 700

        未分配利润——期末 15 100

        商誉 2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3 440

          少数股东权益 5 360

      相当于结转利润表

  借:投资收益          5440

        少数股东损益        1360

        未分配利润―年初        9000

  贷:未分配利润―期末      15 100

          提取盈余公积          7  000

内部交易抵消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720

                  存货          80

内部债权债务抵消

  借: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800

          贷: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800

  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6

          贷:信用减值准备  1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