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舒适区+刻意练习
2019-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位先生陈
熟能生巧之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舒适区,农夫精于耕地;程序员精于用某一种语言编程;作家精于用某种写作方法写作;画家精于某一派的笔法。
打破舒适区意味着折腾自己。
“熟能生巧的工作,以前8小时完成,能不能挑战自己,6小时完成?”“精于一种语言,能不能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精于这种流派的画法,能不能用另外一派的画法?”
那些一往无前的傻子,都是不停地在折腾自己,更快,更好,更有效率,不仅是昨晚,而是要做到极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02211/8179328fbbfc6e40.jpg)
刻意练习是相对于机械式劳动而言的,有一种勤奋,是伪勤奋,那就是你站在那里,不需要动脑子,像个机器人一样完成工作,这样的人,一天工作24个小时,也无法真正获得核心能力。
刻意练习,是打破大脑不思考的习惯,打破大脑的懒惰。
10小时的工作,能不能8小时完成,能不能6小时完成。1000字文章说清楚的事情,能不能800字说清楚,能不能400字一样能说清楚。
刻意练习,是时刻保持脑子里对自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