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作业
2018-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to三石头人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可以营造许多槽点。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句话同样可以引发吐槽。
但是这两句话的关键词到底是什么呢?
是“孩子”?是“父母”?还是“起跑线”?
或者是“输”?
前段时间看到知乎上有篇文章说有钱人的快乐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是之前看到类似的题材或者标题,我基本不会点击阅读。不过刚好是一位意见领袖转发的,看着有点意思就点开,于是扎心了。
有钱人会快乐么?是的。穷人会快乐么?也是的。
渔夫会晒太阳么?会的。富人也会晒太阳么?当然也会。
可是,看到其间的差距了么?
人跟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到底是什么?是金钱的量级差距么?是的。而深层次的差距更是拥有多少选择权的差距。
有的人买到了自己需要用到的打折促销商品会觉得很开心,有的人买了自己不需要还死贵的商品也同样觉得爽,甚至拿去送人都能闻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然而前者却无法像后者一样那么任性,有钱的任性,因为前者不具备后者的选择权。
回到开头那两句话。
“孩子”不是今天要讨论的关键词,因为后天培养比先天优势更值得鼓励。
“父母”也不是要讨论的关键词,因为父母也有童年。
“起跑线”更不是要讨论的关键词了,因为先天因素太不确定。
拥有选择权意味着拥有优势,“输”才是这两句话要讨论的关键词。
“认真你就输了”?
最没有效率的情况,是尽最大的努力高效完成偏离轨道的事情。
对孩子来说,通往未来最高效的正确轨道,就是在早期教育中得到父母的认真对待。
也许有些父母已经顺手为孩子抢到了最佳起跑线,而有些父母只能坚守最起始状态的起跑线,但假如赛道足够长,时间在刻度上对谁都是公平的,能最终支撑到达终点的,还是靠孩子自身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