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家长可能会发现,小孩子在生活中,特别喜欢异想天开,经常问一些“如果发生了什么,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比如“如果我没有出生,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虽然这些问题可能会让家长感到厌烦,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传统观点认为,现实与想象之间是有着严格区分、迥然不同的,但心理学则提出,孩子在学习现实世界的知识,与想象虚拟世界的场景时,使用的是同一种能力。
孩子的大脑根据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构建了一套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解释理论,并将这套理论,用在对虚拟世界的想象中。18个月大的孩子,就能用想象指导行动了。
举个例子,研究人员曾经进行了一项让婴儿玩套环游戏的研究,提供给婴儿许多套环,让婴儿将套环套在物体上,在这些套环中,有一个套环的孔是密封的,一看就不能用。
15个月大的婴儿,无法凭肉眼区分套环的好坏,只能采取试错策略,一个个试,并且要试好几次,才能反应过来那个套环是坏的。
18个月大的婴儿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把好的套环都套上,对于那个坏的套环,根本连碰都不会碰,因为他们可以想象出把坏的套环套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不需要用行动去试错。
由此可见,孩子所有的想象,都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恰恰相反,孩子在想象时,其实就是在思考如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新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第一、对过去进行思考,思考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生,会怎么样?比如,给孩子看《小猪佩奇》时,下雨了,猪妈妈一定要让佩奇穿上雨鞋再去外面玩。
这时,我们就可以问孩子“如果小猪佩奇没穿雨鞋就出去,会怎么样呢?”孩子就会进行思考,并得出不穿雨鞋会弄脏脚这个结论,这样以后下雨时,孩子就知道要穿雨鞋了。
第二、对当下进行思考,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想象事物如果不是现在这样,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当我们要扔掉家中的废纸板时,我们就可以跟孩子说:“如果我们现在不把这些废纸板扔掉,那我们能用这些废纸板做些其他的什么事情吗?”
孩子就会开动大脑,想到可以用废纸板来画画,或者用废纸板做出其它富有创意的物品。
第三、对未来进行思考,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想象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付诸行动,为实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