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里的童年时光
《草房子》这本书是我给上三年级的儿子买的,儿子没时间看,闲来无事我就翻着看,渐渐被书中真挚、美好的感情所感动,也让我回想起了我的童年时光,这本书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草房子》是由著名作家曹文轩创作的。
他在创作这部儿童小说时,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命题:“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虽说今天的孩子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所面临的世界也非我们从前所面临的世界,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与“昨日的孩子”相比都起了明显的变化,但人类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恒久地感动着人,比如“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
故事发生在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在油麻地这片土地上,作者为我们更多的展现的是人性的美丽和善良,少男少女们的纯真与真诚,以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我们在品味美的同时,也品尝到了书中那浓郁的乡土气息。
故事由主人公桑桑童年亲历的9个平常又动人的小故事组成,似乎可以独立成章,其实有机地联系起来,真诚又富于诗意地歌颂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展示了富有独特风情的人生画卷。
《草房子》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小说通过一连串的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人心魄的故事:少男少女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实际上注定难成正果的蒋老师与白雀姐的短暂爱情;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最底层的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当校长的严父终于流露出来的舐犊之情;初涉人生的桑桑对生与死的最初体验等细致的描写,刻画了桑桑、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等同学不同的人物性格、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
油麻地,在作者笔下灵气四溢、安宁却有神秘有趣。书中的人物也在作者笔下鲜活生动,富有个性。
这本书说是儿童读物,可它其中又包含了大人的感情纠葛,但在孩子眼中,那感情是纯洁而美好的,同时又让人感到好奇。
书中的景物描写也是一大亮点,对烘托感情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桑桑和父亲去城里看病时,描述了夜晚下着小雨的场景,这样一写,立刻将桑桑心中的迷茫、悲伤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与小主人公一起感受悲喜。
在油麻地,那一排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般光泽的草房子,里面藏着最真挚、最纯朴的感情。
《草房子》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看,也适合我们这些逝去童年的大人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各种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重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