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不适合创业的职业
创业者的来源五花八门,也有不少创业者是记者转行而来,也有不少把企业做得非常成功的记者。然而,如果他不能摒弃一些记者身上的特性,他很难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笔者认为,记者是最不适合创业的职业。那么,记者哪些特性,在创业中会很吃亏呢?
(一)不会挣钱
记者羞于谈钱,书生气重。虽然,记者在拿工资或者车马费的时候,不愿意少拿,但是在放到明面上,记者还是羞于谈钱的,更不用说商业价值了。前boss曾说过,“市场部同事关于钱的事,都不会找他。”
媒体在评估自身商业价值的时候,应该是最容易自我膨胀的一类公司了。反正,吹牛不上税。
不会挣钱的公司,自然没办法优待他的员工。对于企业来说,钱是万能的,对员工来说也是。在北京,最省的人每月的生活费也要到四五千元,这意味每个人早上出门,便交150元的“份子钱”。抛出工资,跟员工谈梦想、情怀,这样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耍流氓。
在自由市场中,员工的劳务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商品,拖欠薪资、变相降薪可以看做成另一种形式的贷款、赊账。
(二)容易得罪人
记者善于挑事,和气很难。从传播学来说,噩耗比好事更容易传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因此记者注定是擅长于挖掘负面的一群人。记者的天性是以揭露问题为主,基本上是写到哪,得罪到哪。
商业由商人构成,企业家可以看做成优秀的商人,但没有离开商人的本质。商人以和为贵,所谓和气生财,任何一个公司的成功,一定是下游的客户、上游的供应商整个生态的共赢。
以负面为主的媒体,基本上可以判断其路途不会太远。圈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以创投圈为例,哪个投资人没有几个错误的投资案例,哪个投资机构找不出一些负面(起码,投资的项目会有负面)。
(三)不会带团队
记者容易看到缺点,不容易看到长处。记者更喜欢了解负面,很快就会养成一种职业习惯,习惯于做寻找问题的啄木鸟。眼中只看到下属问题的领导,只适合当纪律委员,不适合当班长。
原因很简单,上司只会贬损下属,一定会使得下属缺乏自信心、认同感和成就感。一支创业团队的战斗力,取决于创始人的领导能力。笔者在采访中,曾遇到创始人说她把会议开成“批斗大会”,而洋洋得意。
前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曾说,“出色的领导者对待员工,应该像一个园丁一样,一手拿着洒水壶,一手拿着肥料袋,偶尔锄草。”
(四)说得多做得少
记者喜欢说事,但做事很差。记者不擅长做事的原因,是理解世界的真实时出现了偏差。
记者在理解真实的世界时,其基准线往往是错误的。假设这个世界上的事,有10%不好,10%好,80%是中性的。记者80%的精力放在不好的事上,20%放在好的事上,而80%中性的、没有新闻点的事情被忽略了。
容易夸大、贩卖焦虑,是记者的另一个属性。严格来说,记者并不需要为自己的文字负责,挖的坑不需要自己填。只要不是自己买股票价值下跌,不是自己的公司或者行业出现负面,对于记者来说,有阅读量就够了。
怼人是轻松简单的,心平气和的说事不容易;提出问题是容易的,解决问题不容易;把房子推倒很容易,建起来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