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还是《利他主义》?

2020-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Asherly

看了今天的内容,想起稻盛和夫的《利他主义》。

稻盛和夫说,不带私心地去做事,会有神秘力量加持,帮助我们成功。

《利他主义》提倡的是不带私心地去帮助他人,而推销中利用的互惠原理,是带目的性的。

其实,说实话,我在现实生活,最防范的就是这样的推销方式。

不管是陌生人,还是朋友,不管是什么样的招数,只要一开口我就知道,是善意,还是设计好的。

如果是提前设计好,想从中获利的,我会第一时间进行心理转换,一开始就直接拒绝。

其实,最近我有遇到推销问题,我想推销的是幼儿园的课程。

怎样去说服家长呢?

我套用了知觉对比原理,不太合适。

我套用了互惠原理,送点小礼物啥的,还是觉得不合适。

我想到的,还是诚心诚意对待家长和孩子,告诉他我们的优势和不足,让他们好好斟酌,我们就带好孩子,靠口碑相传。

当然,在此基础上再用上知觉对比原理和互惠原理,倒是不错的选择,锦上添花的事。

所以,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稻盛和夫的说法,倾向于利他主义,不带私心,这样成功率比较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