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萌宠

你的眼神

2024-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莲子心1212

回到大济南,从湿热到高热,反正是热浪滔天,该干啥干啥吧!

开启早上的运动模式,考虑到这几天奔波,还有炎热,还是跑慢点。

心率有点高,150多,身体这部机器真精妙,大脑感觉没啥,但是心脏有感受,它加大频率提供能量。

遇见个熟人聊天,体制内办公室岗位,最近xuncha,各种提供资料,各种解释,最后被提出饭局较多。

领导都替他打抱不平,家里有二宝,年纪大的老人帮着看孩子,中午回家照应,下午下班后打卡就回。

真有,在这个岗位上不可能没有。

莫生气,身体是第一位的。

生命质量第一位,啥叫有质量,在这之前,我理解的可能是有尊严的活着,但这依然是个概念。

今天听得到,有着12年临床经验,在大学里教授医学史的孙轶飞老师说,有三个指标,活得长,病得晚,少受罪。

作为一个医学科普作家,他问,80岁的老人白内障发病率是多少?全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孙轶飞是谁?

他是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教研室主任,在科普圈里被认为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有一套别出心裁的话术,枯燥的医学史,总能被他“翻译”得“悬念迭起”;他跳出医学史看医学史,神话、语言、艺术、科学各领域知识总能被他天马行空般地巧妙“编织”在一起。

作为科普医生,孙轶飞解释,医生有责任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意识到,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专业差一点点,也同样存在理解上的知识鸿沟。“所以科普本就应该是医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在他看来,这同样关乎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文关怀。

他还是个读书达人,一个思考者。

受父亲的影响,孙轶飞从小就喜欢看书,至今一直保持着一天一本书的阅读习惯,但从小孙轶飞就很好奇,“人类为什么会把知识分门别类,分成众多的学科?”

终于有一天,孙轶飞看到这样一句话: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只是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

知识成就认知。

赶紧学起来。

就算是聪明的大脑也抵御不了身体的自然衰退,那么,从现在开始注意预防吧!

1避开强光紫外线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喜欢戴个墨镜了。

2避免机体缺水 及时补水,特别是炎热的夏天。

3注意用眼 每隔20分钟,看看远处,除了看手机,可以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和夜晚的星空。

4、避免外伤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5保持心情愉悦 淡定淡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6、积极防止慢性病 糖尿病最易并发白内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

7、补充维生素注意饮食平衡,保证营养,特别是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这个简单,西红柿、胡萝卜、橙子、苹果都可以,吃起来。

好多近视眼的小伙伴都在说自己视力下降,近视迭加花眼,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在开始,张开双臂,走到户外,目遇之而成色,耳听之而为风,享受自然,关护自己。

真的,你的眼神,无关大小,只要明亮。

江南的荷 今日份跑步 今日份跳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