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理论攻坚12--价值

2024-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熊猫学猿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VS 单位商品价值量:

生产一样东西耗费的时间多,所 付出的劳动多,价值量大,即时间越长价值量越高,二者成正比关系。比如生产 一辆汽车需要 3 个月,生产一辆自行车需要 3 天,汽车的价值量大。

2.社会劳动生产率 VS 单位商品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干活 快,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下降,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反而降低,二者成反比关系。

3.个别劳动时间 VS 单位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 VS 单位商品价值:

个 别指某一个厂家、张三的厂子、李四的厂子,某一个人的效率不能影响社会商品 价值量,故个别的是无关的。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单选题)。

价值规律在整个人类社会当中都存在,并发挥作用(错误),

原因: 整个人类社会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这条规律只有在商品经济中才 会发挥作用。

价值规律内容只有两点。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时间 越长、价值量越大。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交换):

判断:供求/使用价值决定价格(错误),原因:供求只能是影响,只 有价值能决定价格。

1.地位: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内容:只有两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等价交换。

 3.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4.作用:考试会直接问哪些属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或者给出材料问体现哪一条作用,棒子(调节资源配置)、筛子(优胜劣汰)、鞭子(提高劳动生产率)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单选)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最大的区别:在于流通手段(钱货)是否同时进行,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则是钱货分离,可以先拿东西后付钱或先付钱后 拿东西。

商品经济的由来:目前两种经济形态,即商品经济、交换(核心)。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商品交换的依据是等价交换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棒子”——调节资源配置;“鞭子”——提高劳动生 产率;“筛子”——优胜劣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