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精读-杨立华教授讲解

四书-概论-杨立华讲解

2019-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思贤在写字

把经典文本印在脑里,心里,像种子一样,遇到相应的环境或问题,这些经典文本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枝叶来,影响你的选择;反过来,你的选择,你经历的事情也会影响你对经典文本思想的认识;
经典思想也会在虚空发呆的时候冒出来,给予你启示。

  1. 在仰视中成长

启蒙,并没有消灭蒙昧,没有让我们离开蒙昧。更有甚,启蒙把蒙昧打开了,释放出来了。
在蒙昧中若有所思的状态,好像我们有了跟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一样的高度,但我们缺少仰视的能力,总是怀疑大于确信。怀疑不是简单一句,“我不相信,这不对。” 当质疑的时候,有全面了解这个理论吗?质疑的具体是什么?你提出的新看法观点是什么?(当然我们要有怀疑的能力批判质疑的能力,但是也更要有确信的能力。因为我们相信的东西,我们的信念,价值等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在仰视中成长。
杨老师说,目前,分析问题的能力远没有具备。由于内心的单调,不具备分析问题,洞察问题的能力。如果内心丰富,那么看到那个领域的任何东西都能看到丰富的内容。

  1. 看一部电影,和街边大妈看到的一样东西;
  2. 看一场球赛,老师能看到说出来的是你的10倍。
  3. 老师辅导孩子学习物理,看,你怎么读书的,只读出来了教材内容的1/10)
    那么内心的丰富是怎么来的?长时间的积累慢慢获得的。是因为不断追求成长的结果。二十几岁丰富程度应该比十几岁高,三十几岁应该更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很多人,大部分人,把时间过成了一个单纯否定自己的因素
有品质的人,把时间转变为了增加自己品质的要素;有品质的东西,都是时间淬炼而来的

  1. 带着体温去阅读:生命投入经典文本,同时让经典文本反哺生命。

真正带着体温对阅读论语,自己思考理解,努力理解,不看其他人的注解去思考与理解。然后再去与大家的理解印证,或许会发现自己很厉害,与大家 “若合符节”
论语,一遍遍读,放在手边时时把玩。一个字,熟。“无他,手熟尔。”
(现象分析,你们怎么那么多时间?各个都修双学位)---知轻重,知道什么对你们未来会产生重大影响。

现代社会,文字败坏,语言败坏,戾气太重,抱怨太多。
经典文本对我们的意义

生活方式,习惯,信仰没有高低之分,但是道理有高下之分。

儒家为学,极重次第。

心智在什么程度,就学习什么程度的东西。

为学之路,就如登山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切忌追求一了百了似的,完全意义上的充分理解。
老师最为反感 ,无论顿悟还是渐悟,(论语中没有)

不同的书,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年龄段去读。不同的节奏去读
孔孟早读,老庄晚读;老子-晚点读,不要年纪轻轻就目光阴暗;庄子-可以稍早读,虽老道但不阴暗;读西方哲学史,年轻力壮理解力强去读。

西方理论思潮的引入,使中国人思维方式中原本固有的 :务实的态度+天生的辩证(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丢失了
务实丢失了,各个变得理论化,用一个概念解释所有问题,一个人单调到在任何地方看问题都是一个模式
辩证丢失了

孔子,从来都是因材施教的。资质低,就蹲下来教。比如樊迟。资质高的,就和他谈论性与天道。

朱熹特别赞赏大学的作者,只讲格物,不讲“理”。 一讲理,就空洞抽象。真正艰难的是,统一的道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具体的环境形势下具体的体现

四书的源起
朱熹一人之力,但也是在前人努力的累积的基础之上。
南宋,朱熹将四书编纂到一起,命名 《四子》。四子者,六经之阶梯也。
四书,用力少收获多。五经/六经,用力多收获少。

四书为什么会编纂在一起?思孟学派著作集 孔曾思孟
四书之间义理上的相关性,各个文本直接互相解释互相阐发
大学:作者 不明。
四书章句集注本 大学,11章,经传体结构(传,对经的解释与发挥)
朱子认为:经:孔子述之,曾子记之;传:曾子述之,曾子之门人记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