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观察||从孩子身上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在第一现场主持课堂的人,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但成绩却提升不上去。有些孩子,小动作多,似乎老不专注,但成绩却斐然。
课堂上,总有一边听讲一边手塞到课桌里捣鼓的同学,当老师要求参与活动的时候他还能将小手举得高高的,也能做到积极参与、快乐参与!可能一直以来受镇西老师的“教育与民主”的影响吧,我从来没当全班同学的面指责过他,课后偶尔跟他去沟通,不做批评的沟通,小家伙,总是滔滔不绝地表述着他独有的观点,脸上还洋溢起得意的笑。最后还能给我一定心丸:“老师,我知道,课上做小动作是我的不对!以后我尽力改正!”,“瞧,还‘尽力’呢!这孩子说话说得真好!是个暖心宝!”教研室同事戏谑。貌似这就是在自我反省了,意识到自己的不是了。这就够了,还要怎样?
因为我知道,这一定不是“孩子的问题”。进一步讲这根本也不算是问题,如果一定要看成问题的话,也是“老师的问题”,“我的问题”。我没有过多的焦虑,也没觉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一丝不苟地听老师讲课的孩子,才算是好学生。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尽快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从自身开始刨就的问题。
可能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乏味的或是内容已经被理解了,觉得自己都会了,就没必要听了。这时候,“走神儿”、“做小动作”、“心不在焉”总会作祟,坐姿自然也就松散了。或许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看似他在玩也仍然在“听”啊,只是老师所讲的东西,不值得全神贯注。那么另外的注意力就空闲了,自然就用于一些“小动作”了。而一旦教师讲到关键处(精彩部分),通常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坐端正了,手里的小动作也停下来了,因为大脑在提醒他们,要把更多的甚至全部注意力投注到这些精彩的信息上来。
一边上课一边玩东西,你以为他没听,其实他一直在听,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把一种自然的反应当成问题并进行纠正,这本身是粗鲁粗暴的。这不,上学期期末那些看似“无意”的孩子,双门都超过了95。
很庆幸,我能从课堂中,从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孩子身上发现教师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抛向孩子们,家长们。进入一场无休无止的指责模式。“民主教育”快乐自己,成就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