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

买菜风波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乐果萌

忙了一星期,手上的案子终于完成了,周末打算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这不,一大早,我就跑菜市场买菜,准备给大家做顿好吃的。

离我家不远的菜市场,菜品种类多,海鲜也不错。

早晨买菜的人很多,大家都图新鲜。

我买了鲈鱼,准备清蒸;花甲,准备爆炒;鸡翅,准备红烧;

剩下西红杮没买,我准备来个西红柿炒鸡蛋。

在菜市场转了一圈,西红柿都卖得很贵,好的都要四五块多。

终于有一摊位上只卖三块五,而且西红柿看起来还不错,比其它摊位便宜很多。

我挑了五个小西红柿,老板接过一称,直喊:“六块五。”

我有点纳闷,这几个小西红柿提在手上没多少重量啊,咋要六块五?

“老板,这西红柿有两斤?”

“没到两斤,两斤是七块,这才六块五。”

听了老板话我更纳闷了,又重新提起来掂了下重量,最多一斤二两左右。

“老板,你这够称不?”

“不够称,够称就不会卖这么便宜啦,不要就算了。”

这下我直接愣住了,卖菜还能这样啊?有点离谱。

回家后和老妈说了这件事,

老妈笑着说:“这些商贩太精啦,卖得便宜就给你短斤少两,顾客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亏大了,尤其是年轻人,买菜又不看,拎起就走。”

没错,生活中的我也是这样,要不是今天的西红柿短斤少两得离谱,我也不会在意。

老妈又和我说起了年前买虾的事情。

大部分商贩的虾都是三十八一斤,有个别商贩只卖三十四,老妈问商贩,为何卖这么便宜,是不是不够称?

商贩一看是行家,直接告知,的确不够称,够称只能按三十八来卖。

听了这些,我只能啧啧啧,真够黑的。

社会上有些商家做生意太不厚道啦,短斤少两的现象不在少数。

只希望未来这样的现象不要再泛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