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2020年的清明节。跟往常一样,我因为需要在医院值班,而赶不回老家祭祖,跟往常不一样,今年的清明节,国务院公告:为了表达对抗疫烈士与逝世同胞的哀悼,今天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回望这次疫情:
2020年的春节,是我工作五年来,第一个能回家过年的春节,往年都是安排我值班,这次我早早地提了休息,希望可以回家,而领导也同意了我的假期。在2020年1月23号,我踏入了回乡旅途,开始自己为期一周的春节假期。
然而春节还没过完,湖北疫情告急,许多告诉道路被封,医院要求我马上返杭。由于老家在江苏的乡村,高铁大巴停运,我无法立马回去,幸好同村有一起去浙江的老乡,辗转才到了杭州。
到了杭州之后的我,就立马进入了随时待命的状态。由于自己所在的非一线科室,加之,疫情无法阻挡新生命的降临,我们自身的工作已经十分繁忙,被派去前线的几率不大。但是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同事支援前线,我们医院剩余的力量已经非常薄弱,如果需要我们上战场,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些天,跟妈妈也做了一番沟通:如果下一批真的需要我,那我就过去了。妈妈眼中含泪,但也只能说:再等等看,这么多人去支援了,湖北很快会好的。
我想大部分援助湖北的同事的母亲,应该也是跟我母亲一样的吧:如果国家需要,即便万般不舍也会送他出征,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无需冒这样的生命危险。
虽然比不上去一线的同事需要面对的危险程度,我们这些留在医院的,也十分紧张。由于大部分物资都随医疗队出征捐给了湖北,我们的口罩用物就十分稀缺。
护士长的口罩领用报告打了两次都没被批下来,往常科室里堆积的口罩,一下子成了稀缺品。我们一只口罩的使用时间从四个小时逐渐变成十二个小时。我ICU的同事听闻,都唏嘘不已。我们很怕,既害怕自己感染,更害怕自己感染后会传染给病房里的孕产妇和新生儿们,那是非常危险和可怕的,但我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医院急诊到住院部的这一路保安关卡,可以把疑似病例都排除在外。
每天洗手几十次,上班的时候去食堂吃饭也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需要经过层层检查,层层消毒,打到了饭,得考试级就餐,往往饭还没吃两口,就提示时间不足,快到上班时间了...而下班到了家,先把自己全身上下门把手都消个毒,感觉自己是个病原体,离谁都会不自觉远一点。这是我们非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常。
病房里,孕产妇只能有固定一个家属陪护,月嫂阿姨也少得可怜,除了个别的不配合以外,其他人也都遵守医院规则。而这也让我看到了奶爸们的能力。以往孕妇生产,家里恨不得一大家子都来医院照顾,其实,大可不必。那些以往宣称不会抱宝宝,不会换尿不湿,不会喂奶的爸爸们,此时没有了家里妈妈婆婆的帮助,一下子成了全能奶爸--我观察了一下,其实他们照顾得往往比奶奶外婆照顾得要更好--对于新生儿的护理,他们更倾向于听我们专业的建议,而非按照他们的习俗。这令我很是欣喜。而这或许也是疫情所开发出来的潜能。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讲了一些作为一个非一线抗疫人员中的一员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事情。四月清明,祖国大地春暖花开,湖北也已经复工,希望华夏就此战疫成功,也希望其他目前遭受疫情磨难的国家可以赶快摆脱危机,战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