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投资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2016-12-24  本文已影响47人  连陌

从前,北京有个有名的收藏行家,人称“片儿白”,老白热衷于汝窑收藏,一次和跑到河南下面的一个汝窑遗址,幻想着能“捡漏”——汝窑真品,结果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故事场景,一番欲说还休铺垫之后,临近傍晚时分,骗子亮出家藏至宝——一对“临汝窑”青瓷大碗,老白两眼放光却故作淡然。

昏暗灯光下仔细打量,老白确认不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万块成交,自以为得了便宜,出门之后喜不自禁,准备连夜回京,不想路上听到瓷器晃荡声音不对,脑袋一嗡,意识到“打眼”,一拍大腿,悔之不迭,原来骗子利用灯光昏暗,故意扰乱其判断。但此时回头,骗子哪找踪影?

正自怨自叹,不想骗子竟主动找上门,说不识老白大名,怕回京以后一旦传开,自己生意从此不好做,所以特地上门赔礼道歉,钱一分不少当即奉还。一番奉承,把老白捧得云里雾里,但此时已然警惕,不想骗子为表“诚意”,拿出一半拉弘纹尊——酷似汝窑真品,任其带回北京鉴定,确认真品之后再成交不迟,中途若老白卷走一去不回,骗子也认。老白寻思,这真是零风险,于是回京请各路行家鉴定,也没发现半点破绽,最后一口价5万买下,以为得了大便宜,因为汝窑真品极为罕见,存世仅有几十件,此后还不得一路涨停?

直到一天,无意间见到另一半拉弘纹尊,竟与自己的弘纹尊严丝合缝,问出来由,意外发现这“稀世珍宝”,竟是通过最新技术手段造假而成,骗过了所有行家的眼力,老白最后空喜一场,唯有跌足长叹。收藏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是我听过的一个关于收藏的骗局故事。诸如此类骗局,在收藏界屡见不鲜,行家里手稍不留神也会“打眼”,外行进来想不“交学费”,估计得感谢祖坟冒青烟了。

和收藏一样让人感觉有些高大上的,是金融。和收藏不一样的是,金融是钱的生意,银行保险,股票债券......每种投资理财,都在更直接的拨动人的欲望。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围绕金融而生的骗局,更是五花八门。

从去年的泛亚、e租宝、大大,到今年有快鹿、中晋,一艘艘巨轮轰然覆没,卷款动辄百亿,涉案人数动辄数十万,于是,“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非标,屌丝死于P2P”。乃至政府坐不住了,发狠要维持秩序,甚至暂停了含“金融”字眼企业的注册,一时间,政策风险已然成为此类企业的紧箍咒。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很多金融骗局,和收藏骗局如出一辙。

收藏喜欢讲故事,金融也喜欢讲故事。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先打造一个动听的故事,或者制造一个时髦的概念,吸引你入场参观(自动上钩),然后带你一路看诗和远方(现实和苟且):从硕大的门楼(画皮)到热闹的活动(走秀),从有力的担保(蛋薄)到强大的风控(疯控),从钱途的项目(瞎摸)到刚性的兑付(豆腐),服务一条龙;从主角到配角儿,从临时演员到死跑龙套的,做戏做全套,一直到让你觉得,即使是掏出血汗钱,也不能错过,这板上钉钉的投资机会。

结果呢?投资的小船,说翻就翻,即便是投资的巨轮,也说沉就沉。

如此专业的组团忽悠,不亚于白骨夫人的三番变化,若非火眼金睛,岂有不上当之理?真是世事险恶,人心叵测,用范伟的话说——防不胜防。

可是,换个角度看,也许答案不一样。

老白为什么上当?因为他沉迷汝窑,一旦沉迷,就心思”捡漏”,心思“捡漏”,便鬼迷心窍,骗子才屡屡得手。

投资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因为他们沉迷于高收益,对未来的预期无限美好,甚至,已经提前想象自己银行卡上的数字,是如何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去想,为什么这些骗子能给出比银行高几倍的收益呢?甚至主动说服自己去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而选择性的忽略一个常识——高收益高风险。说到底,是自己的贪婪,把自己送进了黑洞。

有趣的是,和收藏行“打眼”后自认倒霉、息事宁人——打眼是糗事——的规矩不同,很多投资者并不认这一套。一旦事发,他们会选择性的忽视自己的贪婪,而把责任推给外界——骗子的可恶、政府的失责,媒体的马后炮.....至少在我接触的多个案例中,极少看到有人正视自己的贪婪。

其实,放眼整个社会,又岂止收藏行和金融业如此?骗局从来无处不在,而所用的招数,无非这些套路。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上当呢?

我忽然觉得,这就是人性。人性真的很脆弱,脆弱到,再完美的骗局设计,也敌不过人自己的心魔。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骗局亦如是。从这个角度说,传销永不消失,庞氏骗局永不落幕,有人的地方就有骗局。

甚至,我们需要骗局。比如魔术,人人都知道是假,但是彼此心照不宣,乐此不疲。

结论就是,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理性。

(图片素材源自喃东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